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永生之灵 > 第249章 人生的境界(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昨天我讲到我在蛮荒星球担任酋长的经历。

这让我想到一个涉及每一个地球人的话题:人生的境界。这就像一个连着一个通往高处的台阶,又像小学、中学、大学这样一路走来。我们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都是有着不同的境界,也可以说,如果我们知道人生有不同的境界,我们就可以选择努力去到自己喜欢的境界。

确实啊,任何一个灵体,只要堕入物质躯体之内,就不可避免地陷入到某一种境界。而既然有境界,就有境界之分,就有对于不同境界的不同选择和追求。

既然说到人类的境界,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我忽然想到去世的父母,一阵感伤袭上心头……无始以来,我经历了多少离别啊。)

好吧,我就直率地说出我对人生境界的看法。

我把地球的人生境界分为10个境界。

从1到10,也就是从最低境界到最高境界。我说得再清楚一点:1代表最低境界,10代表最高境界。

我从最低境界依次说起吧。

我说的这1到10的不同境界,也不是专为人类而划分的,是适用于所有的物质宇宙的生灵。这也是基于我在过去的无数世代中所观察和亲身经历的实际总结。考虑到我的这些总结,已经囊括了数百亿数千亿年的不同物质宇宙的实战智慧,因此,对于地球人类个体的百年寿命来说,相信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启发。

中国古代哲学家文学家庄子就写过这样的话:“井蛙不可语于海,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笃于时也;曲士不可语于道,束于教也。”

与无限的虚空和数以亿计的各类宇宙来比,小小地球上的人类,就相当于井底下的青蛙看不到完整的天空,夏天里忽生忽死的小飞虫看不到大雪飘飞的冬天啊。

庄子的这段话,已经是在探讨人生的境界了。

那么我就来解说人生的境界吧。

人生的第1层境界,是活着。

这个活着的境界,就是不择手段、不顾道德情义,而想方设法让自己活下去。这样的例子,可以在大灾荒年代的某些灾民身上看到,也可以在当代的地球人的某些小偷和骗子身上看到。这种状态极其可怜。

我亲眼看到过这样的人。

我之前也说过,我们地球人类并不是从远古世界开始就具备文明修养的。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修养是后天的行为,是人类自身从母体出生以后,不断学习和自我修养的结果。一言以蔽之,人类的素养或是人格的修养,是一个教化人心的过程,或是通过学习而自我教化,或是被别人所教化。

人类的心灵之中包含着一万年进化而来的“中正之德”,但是,如果忽视人心的教化,忽视道德情义的修行,那么一个人或许会被“生存的恐惧”蒙蔽了心灵,而堕落为残害同胞的“行尸走肉”。

人生的第2层境界,是不只要活着,还要占有更多的能够让自己活下去的资源。可以把这样的人称为守财奴。

我看到这样的说法:“狮子和猛虎看上去很凶暴,但是只要吃饱了,就不会再多吃一口”。

而某些人明明吃饱了吃好了、穿暖了穿好了,还要在餐桌上点更多的菜,还要在衣柜里塞进更多的衣服,这就是“贪得无厌”的自私自利之人啊。

人生的第3层境界,陷入到某种嗜好,而不能自拔。

或是流连夜店,或是纵情美食,或是酗酒,或是吸烟,或是赌博,或甚至是吸毒,这些陷入嗜好的人,成为了嗜好的奴隶。这些沾染某种嗜好的人,可以说是只为自己的嗜好,不顾他人的生死,也是一类可叹之人。

我看到一些养鸟的人,围着几只鸟笼转悠,一大早拎着几个蒙着厚布的鸟笼,爬到山顶,把鸟笼挂到树枝上,再掀起厚布帘给笼子里的小鸟照照阳光。

这么做并没有什么对错,但是可以归类到“有嗜好之人”一类。对了,还有那些养花的人,如果所养的几盆花只是为了给自己看,这也算是有嗜好之人。

个人的嗜好并没有统一的是非对错的标准。

人生第4层境界,有家庭观念之人。

这样的人,认识到自己是父母所生所养的人,是父母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拉扯成人,是母亲的乳汁哺育了自己。因为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会对父母有一份感谢的心思,想为父母和长辈争光或是赡养父母,这就是孝道。

中国人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这说的是或许绝大多数人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孝道,而是随着自己的成长,尤其是自己成婚之后,有了孩子之后,才知道养育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因此“良心发现”,对父母多了一份理解和敬爱。

懂得孝道之人,既对父母和长辈有了理解和孝敬,也对自己的孩子和后代多了一份责任之心。而家庭也是组成整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和睦了,家人关系和谐了,整个社会也有了稳定和平的基础。

人生第5层境界,一个人通过与人交往和自我反省,有了除了自己之外的“族群和社区”的观念。

我的话可以理解为一个人有了“公德心”。

比如说吧,我现在住在城市里的小区里,如果我能够意识到小区的清洁卫生,与我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小区的卫生整洁也需要我参与维护,至少我不应该乱丢垃圾,这就是公德心啊。

是啊,一个人能够从父母和孩子身上,联想到家族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和照应,认识到自己所生活的村子、小区、单位也是自己生活的大家庭,那么,这个人就已经是一个“成人”了。这样的人就可以得到他人的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