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夫人连声道谢,还让平嬷嬷亲自送苏宁出府。
走到院子时,却见梅姨娘正坐在亭子内品茶,在看到两人的身影后立马站起来朝两人走去,显然是故意在这里等候她们。
“苏大夫,夫人的身子如何了?”梅姨娘掠过平嬷嬷直接问苏宁。
梅姨娘这话表面上看起来是关心孟夫人的身体,眼神里倒是有几分探究的意味。
没等苏宁回答,平嬷嬷抢先道:“夫人的身子不用姨娘操心,姨娘还是顾着自个儿吧。”
苏宁微微拧头看了眼平嬷嬷,见她对梅姨娘的这个态度说话,好似在刻意防着梅姨娘。
梅姨娘脸上有些恼意:“我关心关心夫人不行吗?平嬷嬷,我好歹还算是主子,你一个下人对我大呼小叫,还懂不懂尊卑了?”
她到底是妾,毕竟平嬷嬷是孟夫人的人,再怎么受宠也轮不到她去管教夫人的下人,只敢呵斥几句。
平嬷嬷脸上有些冷笑,“奴婢觉得姨娘的关心实在是不必了,免得又把夫人给关心坏了。”
“你!”
苏宁从这话里听出一些信息,看来梅姨娘和孟夫人有些渊源,而且还不浅。
梅姨娘怒火将出,只见她眼珠子一转,又笑盈盈地问苏宁,“还请苏大夫告诉我夫人身子如何,我怀着身子又要操持后院的事实在力不从心,所以想知道夫人的病怎么样了。”
苏宁打心底佩服梅姨娘秒变脸的绝活,答道:“夫人心中郁结已久,故咳疾才一直未能痊愈,只要放宽心好好休养定身子能恢复好。”
梅姨娘追问:“只是这样? ”
“是的。”
没从苏宁口中得到重要的信息,梅姨娘心里略微有些烦躁,“那么就请苏大夫好好医治夫人。”
苏宁郑重点头,“是。”
梅姨娘深深的看了一眼苏宁和平嬷嬷,随后转头离去。
走到孟国公府门口,苏宁正要离去,平嬷嬷却出声叫住她,“多谢苏大夫!”
“谢我在那位姨娘面前没有说夫人怀孕之事?”苏宁回头笑着问道。
平嬷嬷摇头,“这几年夫人一直为了从前失去的孩子郁郁寡欢,今日是夫人几年来最开心的一天,因为大夫你给了她能怀上孩子的希望,虽然我知道夫人确实不会再有孩子。”
自己每每看到夫人为了当年丧子之事暗暗伤怀也会同样感到难过。
“我在此替夫人感谢苏大夫。”平嬷嬷朝苏宁规矩地行了一礼。
苏宁连忙扶她起来,“以您的年纪都能做我祖母,这一礼苏宁受不起。”
“您以为我和夫人说的话是假的?”
平嬷嬷有些愕然,“难道不是吗?”
苏宁摇头一笑,“我所说句句都是真话,孟夫人确实还能怀孩子,不过我能做的只有帮她养好身子。”
孟夫人体内含有毒素,她故此她猜测致使孟夫人无法怀孕的原因是这个,不过她有办法解此毒,只要解了这毒孟夫人就有可能怀孕。
“真……真的吗?”平嬷嬷不可置信地看着苏宁。
当初夫人丧子,找了多少大夫来看都说夫人不会有孕,即便外头传苏宁能治奇症,她认为苏宁的年龄医术造诣不高,所以在苏宁和夫人说那些话她都认为苏宁是在哄骗夫人。
在看到夫人脸上洋溢的笑容,她才忍住没说出心里话。
为了感谢苏宁,平嬷嬷竟要亲自套马车送苏宁回去。
苏宁却婉言拒绝,道自己还有别的事平嬷嬷才作罢。
良久,苏宁来到翡清阁,门口挂着打烊的牌子,她直接走了进去。
“不好意思,本店已经打烊了。”拂意在柜台数着银子,头也不抬地说道。
没听到客人离开的脚步声,拂意抬头看到来人,连忙堆笑道:“主子。”
“我有事问你。”
二人来到后头的院子。
“安长青最近有什么动作。”
“暗月护卫发现安长青和御史大夫有往来,二人虽不经常见面,但是每隔四五日都会在外头碰面。”
御史大夫沈瑞,其嫡女沈欣容在后宫为容妃,而安长青和沈瑞勾搭在一起苏宁已经猜到了原因。
没了自己作倚靠,加之安长青知道自己真正的死因,李承元必然容不下他,所以才会收回兵权。他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选择投靠沈瑞。
沈欣容在后宫颇得宠爱,来日登上后位也未尝不可,给未来皇后办事有不少好处,安长青投靠沈瑞是预料之内的事。
“说下去。”
“安长青似乎有意和孟国公结交。”
“哦?”
苏宁想到安长青接近孟学义应该只有一个目的——拉孟学义加入沈瑞一派。
孟学义性子高傲,说话又有些刻薄,朝中的大臣都不喜他,但他出身却极其高贵的。
孟学义的爷爷是开国元老,曾跟着李灏四处讨伐征战,为李灏出谋划策,大齐建立后便被封为孟国公,甚至有自己封地,可想而知李灏对他的看重。
太宗皇帝即位后收回了孟国公的封地,但待遇却和从前一般无二,孟学义承袭了爵位,结发妻子孟吴氏是前状元郎的女儿,地位更是不凡。
孟学义的身份不同凡响加之性子桀骜不驯,所以才敢在朝堂之上指着她的鼻子骂。
难怪沈瑞和安长青想拉拢孟学义,不过孟学义眼高于顶,能不能看得上他们还是一回事。
苏宁渐渐拉回思绪,“你找一位女护卫潜入到安长青的侍妾柳眉儿身边,以后我有什么命令照做就是。”
“是!”拂意拱手道。
她转头看着拂意,“店里生意不错,那位小姐的事你如何处理的?”
“她原先不肯付钱,后来先付了二百两银子,还有一千零五十两银子属下限她三日内结清。”
苏宁提醒:“记得赶紧把钱要回来。”不然晚了人家可能就不认账了。
“属下明白。”拂意看得出来钟妙彤应该是位官家小姐,仗着自己的身份赖账也是有可能,不过幸亏他提前叫人跟着,知道了那位小姐家住何处,那一千多两银子是如何都赖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