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看到维多利亚一世提出的问题,他这个历史系老师对于世界史虽然不是特别精通,但也了解个七八分。
随即他就开始在天幕中回复,维多利亚一世所提出的问题,毕竟人家可是花了巨大的代价,获得了这次榜一大哥的提问机会。
陈宇是非常遵守规则的人,他设定的规则,他当然不会去主动破坏,虽然他可以选择不回答。
但他觉得收了人家的钱,当然要给人家答案,不然的话他成了什么人了?
天幕中维多利亚一世所提出的问题下面,立刻出现了陈宇回复的新的文字。
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任何帝国是长盛不衰的,大英帝国当然也不会有任何例外。
虽然大英汉诺威王朝曾经是这个世界最伟大的殖民帝国。拥有3400万平方公里的庞大殖民面积。
但是由盛转衰,只需要倾刻间。大英帝国因为工业革命,让他成为这个世界最强大的殖民帝国。
第1个原因,大英汉诺威王朝成也工业革命,败也工业革命。大英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时,英国的殖民地已经饱和,全球日不落帝国版图早已建立。
就好比一个吃撑的巨人,自然不会再接受过多的新营养。所以英国最自豪的工业技术水平,更新换代速度也就滞后。
反正就有大片殖民地可以卖东西,可以在殖民地倾销,不升级装备也就赚钱,当然没必要花冤枉钱。
如此一来,大英帝国看似省了小钱,后果却目光短浅,技术设备越发老化,好些装备都慢慢的开始,落后于时代。
看到天幕上所显示的,维多利亚医士的手都已经攥得紧紧的,他没想到他所率领的帝国,竟然是因为工业革命而衰败。
维多利亚一世亲自把大英帝国,带领的成为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帝国。
现在他看到天幕上,告诉他的答案,他的心滴血一般的疼,毕竟这个国家是他付出了无数心血,才缔造出如此庞大的国土面积,就这样摔坏了他能不心疼吗?
第二个原因,就是英国僵化的外交政策。
在维多利亚时期大英帝国的殖民疆域最广,也曾一度是全球唯一的工业化强权。维多利亚女王去世后,其长子爱德华继位,由于爱德华冠父姓,汉诺威王朝在英、印等地的统治正式结束。
一直以来大英帝国的外交政策,对欧洲就是联合老三,痛打老二。一开始是联合俄国揍法国,后来又联合法国揍俄国。
始终保持自己对欧洲大陆的优势。这个政策长期以来,让大英帝国尝到甜头。
然而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英帝国却看走了眼,眼睁睁看着一个强大的德国,从自己眼皮子底下崛起。
德国崛起是啥后果哪?如果是法国或俄国,对英国的威胁绝没有德国大,因为法俄本身就是吃的差不多的猛兽。
虽然和英国有矛盾,但还是可控,德国却不同,完全是条饿着的饿狼,且战斗力十分凶悍。
从德意志统一的一开始,就注定跟英国没有和平可能,必然就要撕咬。
世界第一次大战,大英帝国虽然拼了老命,把德国打下去,自己却也两败俱伤,英国王室积攒了二十年的财富,一战开战没俩月就打完。
英国的贵族阶层,在一战中伤亡惨重,团以上的贵族军官伤亡,王室贵族子弟占到了五分之四。换句话说,英国的财富和精英阶层,完全一扫而空。
大英帝国和德国玩命了四年大战,到头来却便宜了美洲亲戚美国。
虽然靠着巴黎和会把美国扫地出门,但大英日不落帝国的颓势,已经不可避免。
由于大英帝国力量衰弱,英国对于殖民地的控制力大不如前,特别印度,英国吞并印度后其实起义一直不少,印度土兵还爆发过大起义。
但当时的大英帝国军事实力强大的年代里,完全可以通过自己强大的运输能力调兵,控制印度的起义。
但是第1次世界大战发生后,大英帝国的国力极端的速度快速的衰落。
战后大英帝国的精锐的军队,在一战中基本死光,照着丘吉尔一战后的演说,英国要想恢复其军事实力,至少需要二十年时间,结果二十年不到,二战又打响。
大英帝国的衰落与政治僵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大英帝国的上下院统治阶级的矛盾,让大英帝国的政令颠三倒四,统治者的目光腐朽落后,也是大英帝国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个原因:与东方华夏关系的恶化。
虽然近代华夏东方因为落后,成为西方各个国家利益的争夺场。但是谁能在华夏拿到最大的利益,谁就是世界的霸主,毕竟这里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消费市场。
最典型的是大英帝国,在东方的一二次鸦片战争,口岸开了太平天国灭了,圆明园烧了,接下来却是和中国修好。
通过对大清的不平等条约,获得了大量特权利益,也奠定了大英帝国其资本主义世界里长期的大哥地位。
但英国的衰落,也从大英帝国脑残,选了另一个猪队友开始:扶桑国。
自从明治维新后,大日本崛起,开始傍英国的粗腿,促成了《英日同盟》。
也正因为俩家暧昧关系,甲午战争的时候,英国就出卖清政府拉偏架,卖力帮了日本忙,条约签订后更是各种支持,日本后来打俄国,也是英国背后捣鬼。
大英帝国没有想到,收这个扶桑小弟,在大英帝国的大事上,扶桑非但不帮忙,相反更是捣蛋,一战和德国掐,日本除了看热闹,就是为了抄大英帝国的后路,大英帝国是妥妥的傻白甜引来了一条恶狼。
因为大英帝国对华巨大利益,曾逼华夏签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史大英帝国与华夏关系极度恶化。
世界大战结束后,扶桑更是大闹巴黎和会,引发东方华夏的有识之士的不满,最终发动了华夏的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