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军进攻秦国的消息早已传遍天下,然而各方对此的反应却异常冷淡。然而,当魏军南方大军连同水师部队一同转向攻打巴蜀时,楚国大司马昭阳听闻此讯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急匆匆地赶往王宫,面见楚王横和令尹昭睢,难掩内心的激动,高声说道:“大王!令尹!魏军竟然调动汉水的魏军去进攻巴蜀,如此一来,郢都的兵力必定空虚,这可是收复郢都的绝佳良机啊!”
然而,面对司马阳的兴奋,楚王横和昭睢却显得异常冷静,甚至可以说是毫无波澜。楚王横只是默默地看了一眼昭睢,并未开口说话。而昭睢则接过话头,缓缓说道:“大司马,魏军虽然暂时离开了汉水,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放弃对郢都的防守。一旦伐秦之战结束,他们必然会迅速回师,重新加强对郢都的防御。即便我们侥幸能够攻下郢都,恐怕也难以长久守住。毕竟,魏军实力强大,我们若与之硬拼,不仅会白白耗费大量兵力,甚至还可能引来魏军的疯狂报复。如此一来,岂不是得不偿失?”
昭阳一听这话,顿时火冒三丈,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地吼道:“郢都可是楚国的都城啊!那是我们楚国的根本所在,怎么能因为害怕魏军就不去收复呢?这成何体统!我们身为楚国的臣子,理应保家卫国,收复失地!恳请大王即刻下令,微臣愿立刻率领大军,收复郢都!”
然而,面对昭阳的慷慨陈词,楚王横却沉默不语,他只是一脸无奈地看着昭睢,似乎在等待他的意见。昭睢见状出来说道:“大司马,大王今日确实有些疲惫了,此事不如改日再议吧。”
楚王横如释重负般地松了一口气,赶忙附和道:“正是,正是,寡人今日确实累了,改日再谈此事吧。”话音未落,一旁的侍卫们便迅速上前,搀扶起楚王横,缓缓地朝内殿走去。
“大王。。。”昭阳还要再说,却被昭睢阻止。“令尹,你要干什么?”
昭睢则说道“大司马,你要做什么!大王说了改日再议!”
哼!昭阳一怒之下拂袖而去。
看着昭阳离去,昭睢一旁的昭常冷笑道“父亲,这昭阳似乎看不明白!如今的寿春做主的是父亲!需不需要孩儿去提醒他一下。”
昭睢则笑了笑说道“昭阳毕竟是昭氏一族的,他会明白的!你监视好寿春城内的一举一动就可以了!”
“诺!”昭常随即又问道“父亲,准备什么时候取而代之?”
昭睢立刻环顾左右,确认没有人听到才大怒“不用乱说!管好自己的嘴巴!”
昭常急忙认错“孩儿知错!”
同样的,在齐国的朝堂之上,大司马武安君匡章正苦口婆心地劝说齐王和田辟疆,希望他们能够改变主意。然而,齐王却显得有些不耐烦,他挥挥手打断了匡章的话,说道:“武安君,你不必再啰嗦了!你所说的这些,寡人都心知肚明。但你也要考虑一下齐国的实际情况,现在去与魏国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匡章见状,连忙解释道:“大王,如今魏国的主力部队都被牵制在秦国,国内空虚。此时我们出兵,魏军绝对难以抵挡,这可是天赐良机啊!”
齐王听后,冷笑一声,反问道:“哦?那万一魏国在秦国的军队调回来时,你有必胜的把握吗?”声音在朝堂上回荡,带着明显的质疑和不满。
面对齐王的质问,匡章突然语塞。
一旁的邹忌此时出来说道“武安君,此时的魏国国力十倍于齐,武安君即使趁机夺其一郡之地就要耗费齐国举国之力,而魏国却无关痛痒!魏国可以再战,而齐国却不行了!”
匡章此时说道“那相国,日后齐国也向秦国今日局面的时候怎么办?”
邹忌则说道“与魏议和!”
“荒谬!”匡章大怒道“如果求和有用,那么秦,楚,赵,韩,宋怎么会有今日!”
邹忌却说道“各国明知不是对手,还要和魏国硬碰,自然不会有好下场!齐国先假意示弱,等国力恢复,魏国内部乱起的时候,再出手!”
“魏国越打越强怎么会乱!”匡章看着邹忌,无奈的说道。、
邹忌却信心满满的说道“魏国以河东之地,百年才得河西,大梁河内之地!但是魏王申继位以来,魏国国土扩张近十倍,魏国之人力已经极限,继续扩张下去,内部必然有隐患,各地此时屈服于魏王申的威望,不敢轻举妄动!一旦魏王申有不测,魏国必然陷入内乱!各地反叛必然形成燎原之势!不用齐国动手,魏国自己就灭亡了!”
匡章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嘲讽地说道:“相国竟然将希望寄托在魏国自行灭亡之上,这实在是太过荒谬可笑了!难道相国还指望魏王亲自跑到临淄来投降不成?”
邹忌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轻蔑的神色,不屑地回应道:“武安君匹夫之勇罢了,你这种想法才是真正的可笑!”
匡章见状,心中的不满愈发强烈,他提高声音说道:“相国如此行事,就算魏国真的会发生内乱,恐怕齐国也等不到那一天,就已经先魏国一步走向灭亡了!”
齐王田辟疆听到匡章这番话,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下来,他不悦地喊道:“武安君!”
匡章这才意识到自己失言了,他慌忙跪地告罪道:“大王恕罪!臣绝非此意,请大王明鉴!”
齐王田辟疆见状,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他说道:“武安君也是为了齐国着想,寡人自然不会怪罪于你。只是伐魏之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寡人今日有些疲倦了,就先到这里吧!”说罢,他便站起身来,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大殿。
邹忌见状,连忙躬身施礼道:“恭送大王!”
匡章无奈地叹了口气,也只得悻悻然地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