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贾母年过九十,四舍五入就是百岁老人了,可以说得上京城里最长寿的老人家。而且又是开国国公府的老夫人,又是当朝国母的亲外祖母的,她老人家的身体状况就连宫里都一直关注着。

而黛玉都快记不得红楼的剧情到底是从哪里结束的,只知道最广为流传的版本里,大房除了邢夫人和贾琮算得上安然无恙,贾赦跟贾琏被流放,而贾赦死在了流放途中,贾琏后来倒是回到了京城,还扶正了平儿,至于有没有生儿育女的她着实不知道。

而王熙凤则死在了牢狱之中,就连她的独女巧姐儿都小小年纪沦落风尘,还是刘姥姥花费了不少积蓄将人领了回去,最后好像跟刘姥姥的孙子成了亲。

至于二房,则只是损失了钱财,所有人都安然无恙不说,贾兰在李纨的教导下,后面还中了进士,二房便再次兴盛起来。唯一不算好的,恐怕就是贾宝玉最后抛弃了薛宝钗和幼子出家去了,让薛宝钗独自一人抚养儿子,也吃了不少苦头。

可如今荣宁二府虽然权势不能跟几十年前贾代善、贾代化健在的时候相比,但在四王八公当中能屹立不倒,已经是极有运道的了,而且荣宁二府的儿孙们如今都在做官,甚至后街的族人们也都立起来了,放眼京城,谁家不羡慕呢。

开国功勋家族不少,就连煊赫一时的钮钴禄氏和瓜尔佳氏都有些势微的样子,族中子弟大多不济不说,领头人的缺失才是最大的问题。

像是富察氏,虽然马齐在九龙夺嫡时期选错了边,但架不住人家脑子灵活啊,等胤禛上位就直接送了幼女进宫,哪怕生育了皇子也不敢在前朝如何,至于身处后宫的慎嫔跟前,更是时刻有嬷嬷提醒着她要安分守己。

当然,富察氏不可能真的看着一个有自家血脉的皇子庸碌一生,奈何宫里黛玉不止一个儿子,且两个儿子都是聪明人,就算被他们侥幸算计得手,那付出的代价一定很大,所以富察氏如今都盯着皇子们的后院,希望李荣保的女儿能做下一任皇后。

黛玉想完有些有的没的,华妃已经把弘时选福晋的范围给圈出来了,竟然一个满洲大姓都没有,五个人里还有两个都是蒙古出身。

黛玉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了,华妃显然是跟弘时沟通过,不过黛玉还是劝道:“咱们的这些皇子们跟皇上同辈的境遇又不一样,弘时虽然是皇长子,但皇子们关系不错,就算日后真的有夺嫡之举,也不会闹得跟先帝几位皇子一样。”

道理华妃也懂,但华妃的确有自己的考量:“娘娘的意思臣妾和弘时都明白,所以才要更加谨慎些的好。满洲大姓之间往往几代联姻,臣妾也是想起娘娘曾经说过,血缘越近的夫妻,子嗣艰难的可能性越大,弘时还要过继孩子给弘晖呢,所以臣妾便干脆从那些不起眼的小姓当中选嫡福晋,这样利于子嗣。”

黛玉可真是没话说了,她自己给两个亲儿子选媳妇也是这样考虑的。

说真的,若不是基于政治因素,黛玉倒是宁愿自己两个亲儿子都娶蒙古贵女了,好歹不少蒙古部族跟满洲之间几乎只有公主们去和亲,跟宗室乃至皇室都没什么血缘关系,这样才更加利于子孙后代。

当晚,黛玉便把华妃圈出来的人选拿给胤禛看,胤禛当然一看就十分不满,认为华妃是个小心眼子不说,还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还劝黛玉不要过分信任华妃:“华妃为人有些奸猾,跟老八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诚然,这些年她的确处处以你为尊,你交代的事情也事事周到又妥帖,可越是这样,你该越是警惕于她。”

“华妃是个聪明人,可一向只有小聪明,暗中下毒手的不小,跟齐嫔的为人差不多。梓潼你也是个聪明人,跟华妃、齐嫔之流又不一样,你心中有沟壑,装得下这天下万民,她们的眼光却从来只在后宫这么大点的地方,行事狠辣,所以我一向不喜她们。”

说白了,胤禛就是觉得黛玉被华妃和齐嫔给向下兼容了,虽然他不懂这个词汇,但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黛玉有些哭笑不得,但对胤禛的好意也只能接下:“我知道华妃和齐嫔都不是什么良善之人,可既然她们没有犯到我手里,我还能找个莫须有的罪名不成?再说今儿弘时相看嫡福晋的事儿,我相信这一定是华妃跟弘时共同作出的决定,你若是有别的想法,自己跟弘时好生聊聊就是了,实在是没必要非要把华妃给贬低成这样。”

胤禛见黛玉听进去了一部分,但好似不够重视,顿时有些无奈,正要就弘时的性子跟黛玉说两句,就见她主动靠过来,亲密地说道:“我知道你都是为我好,我跟你之间哪是华妃和齐嫔之流能比的。就算你是信口胡说,我也站在你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