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我成了诸葛孔明 > 第50章 改制琅琊 斩案立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十章改制琅琊斩案立威

诸葛亮手捧着竹简,心里赫然一惊!

这,这臧霸竟然全都安排好了?!

诸葛亮呆呆地看着竹简,竹简上写满了臧霸对琅琊国和泰山郡大大小小官员的任命,小到一县之中月奉只有十六斛的有秩小吏都写得明明白白……

诸葛亮顿时觉得实在匪夷所思,便默默地唤出脑海中的系统问道,“小西啊,这臧霸是什么情况?难道是系统安排的吗?”

系统流利地回道:“主人,系统并未对人物角色臧霸进行任何指派,但是鉴于臧霸对您的情义值为129点,系统估算是臧霸自动为您进行了政事辅助工作。”

诸葛亮皱了皱眉头,又问道:“政事辅助?还有这个功能呢?”

系统又道:“主人,政事辅助工作是人物角色自动进行的,用以辅助您处理政事,如粮饷分发、人事安排等工作,往往由情义值达到100点以上的人物角色进行。”

诸葛亮默默地听着,眉眼渐渐舒展,嘴角不由地有些上扬。

诸葛亮原本在上任之时,尚且有些担心琅琊的群臣不会轻易臣服自己,而且自己对琅琊和泰山郡的官员又知之甚少。

诸葛亮正愁于自己登临主君大位后该如何安排,如今臧霸便将奏请的竹简呈在自己面前。

所有的忧虑和担心转眼之间烟消云散,原来129点的情义值竟然有如此功效,臧霸已经全都为自己安排好了……

诸葛亮正细细思虑着,只听殿下传来一声雄浑的嗓音。

臧霸沉声道:“主公,不知臣的奏请可还妥当?”

诸葛亮回过神来,清了清嗓子,回道:“妥当妥当,国相果然精明强干,本帅看着甚是妥当,就依国相所请吧。”

臧霸听罢,立马拱手拜道:“臣遵命。”

臧霸说完便恭敬地退到一旁,群臣百官却不发一言,依旧垂头而立。

诸葛亮环顾着殿下群臣,鼓足了勇气,高声道:“诸位爱卿,本帅刚刚登临主君之位,往后还请各位爱卿悉心辅佐,本帅定不会辜负国相的苦心,自然也不会怠慢了诸位爱卿……”

殿下的群臣百官听着诸葛亮的只言片语,顿时面面相觑地小声议论着。

诸葛亮听着窸窸窣窣的声响,先是一愣,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话,随即转念又想,自己现在已经是主君了,而且又有忠心的臧霸为自己做“后盾”,便不再犹豫。

诸葛亮面色一扳,悠悠地说道:“诸位爱卿,本帅现颁布主君第一诏。”

此话一出,殿内的群臣顿时有些压抑,只听臧霸不动声色,“扑通”一声跪地而拜。

一旁的百官见状,也只得随着臧霸下跪。

诸葛亮冷眼看着殿下,嘴里又道:“本帅为大局计,自即日起,改国制郡。”

百官一听,立马有些骚乱,议论之声愈演愈烈。

诸葛亮微微一笑,便从袖中探出两臂,朝殿下摊了摊手,又道:“诸位爱卿莫要心急,本帅并非是完全改制,只是将鲁国和新据的济北国二域,改为郡制,以便统御,诸位爱卿可以有异议?”

诸葛亮话音一落,群臣立马喧闹起来,议论之声不绝于耳。

“这,这也太荒唐了,郡国早已百年,擅然弃之,恐激起变故啊。”

“就是就是,主公这也太儿戏了,家国大事,怎能轻易擅改?”

“不行,绝对不行,老臣绝对不会坐视主公一意孤行。”

……

群臣只叽叽喳喳地议论纷纷,却无一人敢迈步进言。

此时,百官之中徐徐走出一位男子。

“主,主公,臣有一言启奏。”

只见那男子身着墨黑色的官服,身形肥硕伟岸,红亮的脸上一双鹰眼透着一股桀骜。

诸葛亮定睛一看,心里暗道,又是你,孙观,你就非跟我作对是吧?!

诸葛亮心里虽这么想,却也不显端倪,面上只一笑,便道:“原来是中尉大人,不知大人有何高论?快请说来。”

诸葛亮说罢,殿下的孙观便挑着浓厚的两眉,声音粗犷地说道:“启奏主公,臣以为改制之事,万万不可,请主公收回成命。”

“哦?为何不可?中尉大人尽管畅所欲言。”诸葛亮端正了身子,随即问道。

孙观冷眼看着诸葛亮,似乎不情愿地一抱手,才又说道:“主,主公,鲁国乃汉初所立,本就为郡国,后经变故,以至于建武二年复立,而到今日,早已百年之久。”

孙观只顾奏言,丝毫不在乎诸葛亮面上的表情,只朝周围的百官呼吁道:“鲁国四县子民三千余户,人口十余万,世代居于郡国之中,若主公突然改制为郡,敢问鲁县子民们答不答应?若是激起民变,岂不是得不偿失?”

诸葛亮听到这,心里便有些不乐意,朝孙观挥了挥手说道:“中尉大人怕是说错了吧。”

孙观疑惑地抬眉看着诸葛亮,一副不明所以的表情。

诸葛亮微微一笑,又道:“鲁县本有六县,怎么中尉的口中只有四县呢?”

孙观一听,顿时回想起诸葛亮率军攻占了鲁国的薛县和汶阳县二县,脸上有些尴尬,红着脸回道:“臣,臣口误,还请主公切莫见怪……”

“没事,不怪不怪,中尉大人,你身为琅琊中尉,官居要职,这攻城略地之事本应是大人之务,怎么都记不清了?”

诸葛亮轻描淡写的一问,孙观立马变得哑口无言……

孙观听出了诸葛亮话里的弦外之音,听起来是在责备自己疏于军务,实际上,诸葛亮的言下之意是自己连军务都如此疏忽,就不必插手国政了……

孙观便也不多言,拱了拱手,退回群官之中。

诸葛亮转而一笑,放声道:“中尉大人为国为民,忠心可嘉呀,不过这改制一事嘛,依本帅看就这么定了吧,郡国郡国,本就以郡为国,既然济北国、鲁国俱是琅琊国的疆域,岂有一境内有三国的道理?”

殿下的群臣听到诸葛亮随意地话语,便又议论开来。

“依本帅看,就这么定了,济北国和鲁国改制为郡,并入琅琊国,如此既名副其实,又利于政令通行。”

诸葛亮此言一出,百官顿时沸腾了起来,争得面红耳赤。

诸葛亮面色清冷,冷眼望着堂下一众大臣的喧嚷,心中一时不忿。

只听“唰”地一声脆响!

殿上的群臣听到动静,顿时噤若寒蝉,颤颤巍巍地往玉阶上看去。

只见诸葛亮不知何时已抽出腰间的白剑,正单手执着剑柄。

目光炯炯有神,一头英发散漫开来,诸葛亮清声一喝:“本帅心意已决,诸位切勿多言!”

剑下的玉案已被斩掉半边,歪斜地横陈在玉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