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调兵遣将先斩后奏
诸葛亮虽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已经近两个月。
但一直以来,诸葛亮和庞统东奔西闯,以至于至今诸葛亮仍然不知道汉隶该如何书写,因此草拟文书一事,便只得让小乔替自己执笔。
……
拟好文书后,诸葛亮便让小乔先回房歇息,自己则在大堂上思虑接下来的计划。
如今,诸葛亮从吴敦的口中得知,鲁国其余四县的兵马共有万余,而自己在薛县和汶阳县也驻有4000余人。
这4000余人虽大多为降将,但眼下迫在眉睫,诸葛亮便也顾不上太多了。
诸葛亮唤出脑海中的系统,问道:“小西啊,帮我统计一下鲁国各县的兵马人数。”
“好的,主人,请稍等,系统正在为您调取鲁国六县的兵力部署……
鲁县:步卒3216人,骑兵1123骑,共计4339人马;
薛县:步卒2158人,骑兵975骑,共计3133人马;
汶阳县:步卒1066人,骑兵527骑,共计1593人马;
卞县:步卒2569人,骑兵1088骑,共计3657人马;
驺县:步卒2213人,骑兵1106骑,共计3319人马;
蕃县:步卒2120人,骑兵488骑,共计2608人马。”
诸葛亮听着系统统计的鲁国六县的全部兵马,心里有了底。
如今薛县都尉燕鹏和汶阳县丞昌务均听命于自己,但对于薛县和汶阳二县的兵力,诸葛亮还不敢完全启用,毕竟这两座县城刚刚占据,人心还未完全归附。
诸葛亮便只从薛县调了步卒1000,骑兵500,汶阳县只调了500步卒。
至于其余四县,诸葛亮虽然尚未与四县的主官打过照面,但自己毕竟是臧霸亲命的鲁国都尉,总揽鲁国六县的军政,想来那其余四县的县丞必然不敢违抗。
诸葛亮一边思虑着,一边从怀中掏出臧霸赐予自己的都尉印绶。
掌心之中躺着一颗系着青色绶带的银印,诸葛亮毫不犹豫,便朝小乔拟好的文书上盖了上去。
……
诸葛亮身边无人,便只得亲自前往大营。
诸葛亮在营中挑选了几位身强体壮的军使,将手中的竹简交付完毕,又各自嘱托一二后,才坦然地立在辕门外。
诸葛亮命军使骑着快马,火速赶往六县传命:
从卞县调取步卒1000,骑兵500、从驺县调取步卒1500,骑兵500,又只从蕃县调取了步卒1500人。
诸葛亮细细盘算着,再加上自己麾下轻骑1219骑,如果事情顺利,自己便能调动六县8000余人马……
诸葛亮想到这,便心满意足地往鲁县府衙走去。
……
鲁县府衙门前。
几位衙役见诸葛亮背着手走来,便急忙迎了上去,拱手拜道:“都尉大人。”
“嗯。”诸葛亮面带微笑地摆手还礼。
“大人请。”
衙役殷勤地为诸葛亮领着路,却听诸葛亮说道:“哎不,本官还有事,就不进去了,我这有一卷信笺,劳烦二位谁替我送交郡丞大人。”
“都尉大人尽管吩咐,小人一定送到。”衙役急忙接过诸葛亮手中的信笺。
送完给吴敦写的信,诸葛亮又往城北系统建造的兵营走去。
……
诸葛亮刚一走到城北,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一大片瓦房赫然在目,一间间瓦房门前,正围着一大群士兵模样的男子。
诸葛亮心里疑惑,便快步走近。
走近一看,只见几十众披甲带刀的士兵正站在瓦房的门前。
诸葛亮抬头一望,瓦房的正中的匾额上写着两个鲜明的大字。
“兵营!”
这,这就是兵营么?
诸葛亮凑近兵营旁的士兵,还未开口发问,只见众人立马一手按住刀柄,单膝跪地,齐声拜道:“参见主人。”
主人?
诸葛亮先是不明所以,旋即恍然大悟,难道这就是系统建造的兵营招募的士兵?
诸葛亮试探着问道:“你,你是哪里人氏?”
“回主人,卑职是沛国彭城人。”
诸葛亮又指了指身旁的一位步卒,问道:“你呢?你是哪里人?”
“回主人,卑职是下邳人。”
咦?奇怪,为什么这些人明明是系统招募的,怎么还知道自己的籍贯?
诸葛亮皱着眉头,急忙呼出系统,问道:“小西啊,这些士兵都是系统的兵营招募的?”
系统立马回答道:“是的,主人,您现在看到的士兵都是您的兵营自动招募出来的。”
“那他们为什么还知道自己的籍贯?难道他们也是这个世界的人?”
系统先是一阵沉默,随即答道:“主人,是的,这些士兵虽然是系统的兵营招募的,但是系统无法凭空产生兵源,只能从三国世界里进行招募。
在别人眼里,他们和寻常人没有任何不同,主人您大可放心。”
诸葛亮听着系统的解释若有所思,便朝面前的士兵嘱咐道:“你们不要叫我主人,叫我都尉大人就行了,免得让人听见。”
诸葛亮一句话刚说完,便听面前的士卒齐声呼道:“遵命,都尉大人。”
士卒们的声音雄浑洪亮,如同山呼海啸一般。
诸葛亮急忙捂住耳朵,吓得环顾四周,生怕被别人听到。
好在这兵营建造之处地处偏僻,眼下的时辰又鲜有人迹,诸葛亮便朝面前的士卒们摆了摆手,命令道:“好了好了,你们先去休息吧。”
……
诸葛亮巡查完毕,便又想起自己了府中的太医馆。
自己麾下的那200多受伤的骑兵是不是也已经恢复了体魄了?
诸葛亮一边想着,一边扯了身边的一匹褐马,驾马往府邸赶去。
————————————
鲁县府衙。
“啪”地一声,吴敦怒气冲冲地将手中的竹简扔在地上。
一旁立着的长史邓涵吓地一哆嗦,颤颤巍巍道:“郡丞大人,发,发生什么事了?”
吴敦气得咬牙切齿,“你,你自己看!”
长史邓涵迟疑着捡起地上的竹简,摊开一看,只见竹简上赫然写着:
“郡丞大人,此笺如晤。亮闻曹操发兵南阳,窃以为机不可失,现已传令于鲁国六县,调兵遣将,特致书于大人。
青州军出于黄巾,携盗贼之势,聚乌合之众,本就不堪一击,后乃附于曹操,苟延残喘至今。
今曹洪率蚁聚之兵,图谋南阳。
亮闻南阳张绣,宛城新胜,其兵锋正威,亮料定曹洪必败也。
亮秉国相之志,匡扶三郡,愿身先士卒,率鲁国六县之兵,出泰山而袭扰。
我军带甲八千,上将数十人,定可一举得胜,请大人勿忧。
惟望郡丞大人好生守城,勿怠于政务,待亮凯旋而归,必上奏国相,为大人赐爵……”
“嚣张!太嚣张了!”
长史邓涵看着诸葛亮的信笺,连忙对吴敦奏道:“郡丞大人,这,这诸葛亮太嚣张了,简直就是目中无人,完全不把大人放在眼里啊!”
吴敦气得捶胸顿足,骂道:“妈的,这才刚来,出兵这么大的事,竟然敢不事先知会本官?!这往后还得了?!”
吴敦正在气头上,堂下的参军寿成却笑道:“依末将看,郡丞大人大可不必烦忧。”
“哦?为何?”吴敦转头问道。
寿成一脸邪笑道:“郡丞大人,那曹操实力雄劲,岂是诸葛亮八千人马便可击败的?
大人何不坐观成败,若诸葛亮落败,大人正好可以以此契机上奏国相,国相必然大怒,到时候,诸葛亮在鲁国还待得下去吗?”
吴敦听了参军寿成说罢,顿时眉开眼笑:
“参军此话有理,既然国相授予诸葛亮便宜行事之权,本官自是不便插手,但若是诸葛亮兵败,本官倒是可以上奏国相,这擅自用兵之罪……到时候诸葛亮不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大堂之上,郡丞吴敦话音刚落,三人相视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