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财大气粗
方云曦对于这一对姐妹不是很了解,但能被称为是跆拳道第一女高手,怎么说,也很厉害,所以,方云曦再次深深地看了秦浩东一眼。
她很疑惑,秦浩东根据调查,就是一个老光棍的养子,人生轨迹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时候。
为什么来到江南市,医术那么高,还会鉴定古董,甚至还会武功?
这些都让方云曦觉得秦浩东神秘。
苏云烟看了秦浩东一眼说道:“我不信,我还是大姐姐,你的跆拳道比较好学。”
柳若溪闻言,沉吟了一下说道:“没问题,如果你想学可以来找我,只不过学习跆拳道可是很苦的一件事情。”
“很吃苦吗?”苏云烟一听要吃苦,下意识就有了几分退缩。
“没错。”柳若溪微笑道。
“那我还是考虑考虑吧,我不是怕吃苦,只是觉得学什么东西要慎重一点,我怕家里不答应。”苏云烟做出了一副无奈表情。
柳若溪呵呵一笑。
方云曦无奈地摇摇头,好奇道:“柳小姐,你这一次来是看上什么了吗?”
“恩,我看上一本古书。”柳若溪收敛笑容,特意看了秦浩东说道。
这一次来,柳若溪确定了那本书,就是传说中武功秘籍。
所以,柳若溪打算全力拍下来。
别小看柳若溪,柳若溪在棒子国内第一个女高手的称号还是相当有用,就像是她妹妹在大学开的武道社将哪一群母老虎都收拢了,这是跟谁学的。
很明显这是她姐姐的套路。
因为她姐姐,就是棒子国连锁武馆之中出名的女馆主。
所以钱这方面,人家比起秦浩东有钱多了。
没办法,这年头,就这样武术的名字没跆拳道名气大。
因为武术讲究入门,讲究苦练,比起跆拳道吃苦的更多。
十年太极不出门,两年形意打死人。
武术更多的是杀气。
甚至在以前还有一句话,国术,只杀人,不表演。
弹指间,便是生死方寸。
这些都跟其他人不同。
所以,一般练武要不是那句话学的文武艺,卖给帝王家。
要不就是隐居山林。
当然算不上什么富翁。
当然,也是秦浩东没这个心思,不然凭借他一套武当长拳,说是武当亲传,绝对没问题。
甚至武当来到人,都会觉得,我们是不是丢了一门武功?
这一门武功,简直就跟自己修炼武功量身定做一样。
方云曦好奇道:“古书,没想到柳小姐,对我们国家古代文化很感兴趣?”
“没错,我国的文化便是传承自华国,所以我对于古代文化,自然感兴趣。”柳若溪微笑道。
五人一起走到一处古书放置的地方,看见这一本古书。
古书还是特意打开,秦浩东看了一眼,就明白怎么回事。
原来如此。
秦浩东盯了一眼,这一本古书,上面有着一些关于内功修炼之法,谈不上多高明,但胜在全面。
像是一个宗门基础功法。
不过,这也很正常,如果真是宗门的高级功法,那都是口口相传,从来不落于文字上。
方云曦没看出来什么,她只是觉得柳若溪忽然买一本古书,有些不对劲,但具体说出来不对劲,却说不出来什么。
而就当这时候,秦浩东忽然被一本古书吸引住。
这一本古书也是打开的,上面小楷一个个工整。
秦浩东不禁留心看了起来,他觉得自己似乎在哪里看见过这一本书。
不应该是写这本书的写作风格。
“怎么,你还对苏东坡的字感兴趣?”方云曦看着秦浩东被吸引住,微微一笑道、
“这一本书据说是宋代时候,一个书生模仿苏东坡的字,写成的一本书。”方云曦对于这些藏品如数家珍说道。
秦浩东微微摇头:“这东西,好像是出自东坡之手。”
“什么?”方云曦吃了一惊说道,疑惑地看了看秦浩东说道:“你确定?”
“我确定。”秦浩东在鉴定上的功夫还是有点的。
这是一本道德经,乃是苏东坡亲手所书的。
方云曦还是有些半信半疑,苏东坡手抄的道经,那这东西估计真的是天价了,比起秦浩东那一卷东坡版快雪时晴帖还要值钱。
“这一件藏品是谁看的?”方云曦问道。
“方总,是孙老看的。”一位女服务员低声道。
“秦浩东,你应该看走眼了吧,孙老师国内顶尖一流专家,比起前些天那个,地位还要崇高,而且人家是故宫专家。”方云曦闻言面色一变说道。
“哦是吗?”秦浩东到也没在乎。他对系统鉴定还是相当有自信。
至于有没有人认为这一件东西是好东西,无所谓,他知道就行。
本来他打算指出来给方云曦当作赔礼,算是弥补上一次的事情,但现在看来,我还是买下来吧。
在秦浩东看完之后。
这个时候,台上拍卖师也出来了宣布拍卖会正式开始。
因为这一次藏宝还是比较贵重,所以选择还是用拍卖师,没用电子拍卖。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从现在起这一场隆重盛大拍卖会正式召开,首先让我们请上来第一件藏品,明青花一件,低价五百万起拍。”
第一件拍卖师,就上了一件好东西,直接宣布出来。
这也是拍卖会一个套路,第一件上来都是好东西。
秦浩东看了一眼,他对于这个花瓶没啥兴趣,三代青花价格都已经达到了巅峰,即使买下来,也没有多少升值空间,大部分这东西,都是商人用来装饰自身用的。
秦浩东没拍下来,其他人就开始拍卖了。
比如郑公子亲自出价。
一口价一千万,十足财大气粗。
秦浩东笑了笑说道:“郑南飞还挺捧你们场的。”
一提到郑南飞,方云曦脸色十分不好看,她淡淡道:“这一件花瓶,据说是郑家上一代传家之宝,只是在郑家遭遇到生意困难,被典当出去了,这一次出现,郑家当然要收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