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将军可谓是又惊又喜,脸上带着期盼之色。
这如果是九州鼎,他可太有面子了。
送回祖国,也能为他在祖国那边增加不少人缘。
现在缅国的局势不容乐观,乱得很,要不是他手里有兵,还跟中方合作,他这里恐怕也战火纷飞了。
楚健没有再废话,提议:“将军敢不敢烧它?”
“烧?”
陈将军又是一惊。
“放心!不会毁了它的,一开始温度不要太高,慢慢增加温度,我需要将它后面加上去的东西融掉,那就可以了。”楚健解释。
他还指着宝鼎身上的那些修补痕迹,有理有据地分析了一通。
陈将军思考了一会,一咬牙,决定信楚健一回。
“好!那就烧一下看看。”
于是,他先安排一番。
总不能真的就在大鼎的下面烧火吧?
青铜器的融化温度范围在900°c到1050°c之间?。
青铜是铜与其他金属的合金,通常以铜和锡为主要成分,也可能包含铅、锌等其他金属。由于合金成分的不同,青铜的熔点会有所变化。
就不知道这宝鼎后面加上的“东西”的熔化温度是多少。
为了宝鼎不被损坏,陈将军决定用保守一点的方法,弄一套可以控制温度的设备过来。
准备那些东西还需要时间,沈世杰将目光放在其他物品上面。
“来者是客,你们都在这边挑一件,算是送你们的见面礼。”陈将军说道。
周若琳指了指自己:“陈叔,包括我吗?”
陈将军笑道:“自然包括你,选吧!”
他规定了区域。
“那我不客气了,谢谢将军。”沈世杰摩拳擦掌。
陈将军:“还叫什么将军?生分,跟这丫头喊我陈叔就行。”
沈世杰和楚健也就跟着喊陈叔。
周若琳很开心,倒不是因为一件古董,而是将军对她的态度,明显比以前更加亲近了。
说实话,她也不懂欣赏,更不懂鉴定,所以就随手挑了一件自己看着顺眼的东西,是一件粉红色的香炉。
果然,女人对这种颜色都是没多大抵抗力。
它通体布满长短不一、大小相同的天然纹理,造型古拙敦厚,雕琢精细。腹部雕饰对称两组蟠螭和铺首衔环耳,盖顶也雕饰四条小蟠螭。
沈世杰:“眼光不错,这是清代的芙蓉石蟠螭耳盖炉,金陵博物馆就有一件,但精美一些。”
作为珠宝商的人,周若琳自然能认出这是芙蓉石雕刻而成的。
它是水晶的一种,隶属于彩色宝石家族。其断口贝壳状,呈油脂光泽。
芙蓉石以颜色浓艳,质地纯净,光泽强,无棉绺者为最好。而颜色浅谈、质地混杂、有棉、有绺、有杂质者均属不佳。
从这件香炉的用料来看,不能说很顶级,但也属于上品的芙蓉石。
通常来说,芙蓉石的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
普通品质的芙蓉石每克价格在300-500元左右,而高品质的芙蓉石,如质地细腻、色彩鲜艳的品种,价格可能高达每克1000元以上,甚至更高。
一些珍稀品种如白芙蓉石、红芙蓉石等,价格可达到每克数千甚至上万元?。
在清代与民国时期,芙蓉石的价值非常高。2002年一对康熙御用印章的成交价高达390万元,那对印章就是用芙蓉石制成的。
“是吗?值多少钱?”周若琳笑问道。
楚健:“两三百万吧!”
“这……有点太贵重了。”周若琳跟陈将军说道。
实际上,两三百万的东西她是没怎么放心上的。不过,嘴上肯定不能这么说。
陈将军摆摆手:“拿着吧!”
凭他跟周家这些年的商业往来,两三百万算个屁。说难听点,一块好点的翡翠原石,都能赚到这个数。
沈世杰也不好意思挑太久,他看上了一方砚台。
“陈叔,我要这砚台。”
“行,拿走吧!”他都不记得这玩意是怎么得来的了,所以并没有太在意。
陈将军只知道那是一方洮砚。
洮砚是四大名砚之一,肯定是有些价值的。
何况,这还是一方老坑洮砚。
自唐代成名以来,老坑洮砚一直是皇室文豪、富商巨贾才能拥有的。
要知道,洮砚老坑石在四大名砚中储量最少、最难采集,特级老坑石早在宋末就已断采,每得一块洮砚特级老坑石都相当于是得到千年的古董。
到了近代,老坑洮砚作品更是屡次作为国礼赠与国外元首。
目前市场上98%以上都不是老坑石,多以假乱真,使得很多喜欢洮砚的人误解,收藏数百方作品而无一方老坑洮砚的人也是有的。
“谢陈叔!这大概是高凤翰的藏品。”沈世杰高兴道。
周若琳第一次听高凤翰这个人名。
“高凤翰是谁?很出名吗?”
楚健笑道:“在历史上不太出名,但在砚台收藏界很出名,清朝人。”
高凤翰,富收藏,精鉴别,嗜奇好古,尤有砚癖,蓄砚多达一千余方,成了历史上少有的砚台收藏家之一。
据传,他常常抱砚而眠,以至冰废右臂,后刻“丁巳残人”纪之。其爱砚之情,可见一斑。
高凤翰从千砚中择其精者165方,亲自雕凿,并加以铭跋,编辑成《砚史》四卷,彩色拓印。册中书迹四体皆备,文句意境隽永,实乃集金石、书画、诗文为一体的艺术珍品。
楚健告诉周若琳,历史上有关《砚史》的着作,最早是宋代大文豪米芾所着的《砚史》,其内容为记述26种石材以及砚台形制;元代陆友着的《砚史》早已失传。
高凤翰一生坎坷,怀才不遇,仕途不幸,因而仰慕司马迁,发愤着书,仿《史记》依类入列,故作《砚史》,以寄托思绪。
这人从康熙五十九年38岁开始铭冷云砚,到乾隆四年57岁最后铭寿门砚,历时19年。南阜的集砚、铭砚的高峰时期是雍正十三年,这一年他竟铭刻了60方砚。右臂致残后,他继续以左手题铭刻制。
讲真,有这种毅力,做什么不成功?
陈将军笑了笑,他不会跟楚健等人说,高凤翰的砚台,他还有5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