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6章李贞的雄心
对于攻打岭南道,李贞早已胸有成竹,打下岭南道在军事上没有任何问题,现在差的就是政治。
岭南情况复杂,即有异族武装,又有农民起义军余党,就算消灭了李元景,如何处理好岭南的局面,使岭南平稳下来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岭南情况复杂,即有异族武装,又有农民起义军余党,就算消灭了李元景,如何处理好岭南的局面,使岭南平稳下来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思来想去,李贞决定派出名臣薛元绍前往襄州,配合裴行俭一同进攻岭南。
面对岭南错综复杂的局面,李贞亲自将薛元绍叫到了身旁,对他说道:“薛爱卿,岭南的情况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薛元绍向李贞行了一礼说道:“皇上,臣以为,岭南的情况很复杂,不是单纯军事所能解决的,否则的话,就算平定了岭南道,用不了多长时间,岭南又会有人掀杆而起,让我大唐疲于奔命,必须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解决岭南道的问题。”
“爱卿所言极是,不知爱卿想如何解决岭南道的问题?”
“臣以为,岭南道的问题解决应该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政治为主,军事为辅,特别是要注意对异族的政策,否则一个不当,必然严遭至满盘皆输。”薛元绍说道。
李贞微笑着一点头,口中说道:“爱卿之言正合朕意,我也是因为想到这一点,所以才决定派爱卿前往岭南道主持大局,军事与政治齐头并进,分化瓦解李元景在岭南道的势力,使岭南道平稳归入大唐,而不起大的风波。”
一听李贞这么说,薛元绍深吸一口气,向李贞行了一礼,口中说道:“臣愿为皇上分忧,助裴行俭将军扫平岭南道,使大唐一统!”
“好,岭南道就看爱卿的了,这是尚方宝剑,爱卿可持剑前往岭南道,凡事有先斩后奏之权限,自行处理岭南道的事务。”
“臣谢皇上隆恩!”
薛元绍当即跪地磕谢皇恩,手举尚方宝剑退出了大殿。
李贞将平定岭南道的任务交给了裴行俭和薛元绍,在李贞看来,平定岭南道不过是走个过程,以大唐强大的军力,岭南的李元景根本不可能挡住唐军前进的步伐。
问题只是在于能否让岭南能否长治久安,以及能否全歼李元景的势力而已。
有了薛元绍在旁辅佐,想来裴行俭也不会有太大的闪失。
现在大唐面临的问题不光是占领岭南道一统天下,还有发展经济,对付异族的重任。
事实上,现在的大唐表面上看起来欣欣向荣,但实际上还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
内忧之一是岭南道还未统一,李元景贼心不死,时刻想要卷土重来。
内忧之二是大唐经过这些年的动乱,生产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人口锐减,经济倒退,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李贞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让大唐更加繁荣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发展经济和生产,提升百姓的生活水准。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治理好江山更为不易,李贞之所以在大唐还没有一统的情况下开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的就是让大唐尽快恢复元气,提升国力,为大唐未来的长治久安打下基础。
内忧之三,长年的征战,大量的俘虏与降兵让大唐再一次出现了冗兵冗将的现象,兵将一多,对大唐中央政府的财政能力有很大的压力,也使得有限的资金不能全都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去。
比如淮南兵、河南兵的战斗力就不强,但是因为历史的原因现在都给与保留,这些军队没有什么战斗力,却花费了大量的军饷供养,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所以,李贞决定,在大规模的战争,特别是全国统一的战争结束之后进行裁军,去掉那些战斗力差的部队,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同时集中力量建设拳头部队,比如火枪兵、炮兵,走精兵路线,只有这样,才能减轻百姓的负担,让国家的建设更快发展。
除了内忧,大唐还有外患,远的不说,就说现在的九原一带,薛丁山与回纥正在对峙,数十万回纥兵随时有可能如蝗虫一样扑向九原,这对大唐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除了塞北新崛起了回纥族,在东北地区还有奚族和契丹族,以及东北的其它一些少数民族。
熟知华夏历史的李贞知道,大唐之后,正是契丹与奚族联合在一起建立了辽国政权,这个少数民族政权实力极为强大,吞并了中原的幽云十六州,对后世的宋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占尽了上风。
所以,奚人和契丹人绝对不可觑,他们是大唐未来的大患,必须给与打击,甚至将他们纳入华夏之中,以避免他们强大起来,成为大唐的心腹大患。
除了东部与北部的边患,还有西部的边患,那才是大唐未来真正威胁所在。
现在的大唐西部是吐蕃王朝,李贞这样的穿越人士自然知道,吐蕃王朝绝对不能忽略,另一个时空中,吐蕃王朝从建立开始就与大唐相生相杀,最后又几乎同时灭亡。
吐蕃给大唐带来了巨大的边患威胁,安史之乱后,吐蕃人两次攻入大唐的都城长安,烧杀抢掠,后来又占据了大唐的西域地区,河西走廊地区,剑南道的部分地区,最后还控制了六诏,向南打到了天竺恒河流域,地域之广,与大唐几乎相当,可以控制的人口千余万,成为东亚地区一个庞大的帝国。
而大唐在与吐蕃的战争中也是有胜有负,最终还是因为吐蕃发生了内乱,与大唐相杀了数百年的吐蕃政权才最终灭亡。
所以,西部的吐蕃绝对是大唐未来百年之内最大的敌人,不彻底击败吐蕃,大唐永无宁日,虽然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一层,但是李贞身为穿越者却想到了。
他决心不惜任何代价,一定要灭亡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