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兵发霍邑城下
虽然李密没有趁机进攻长安,但李渊的情况并不是很好。
因为多日不停的大雨,以及粮草的即将告罄,让军中士兵开始踟蹰不前、浮躁不安。
也许是天命所在吧,就在大家都忍无可忍的时候,大雨就停了。
李渊第一次觉得天气是如此的清新,彷佛前面的路已经通了,霍邑已然拿下了。
“看,有彩虹。”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众人皆仰头看向天空。
一道彩虹从天而落,从李唐的军营一直向着长安,看样子是吉兆。
李元霸大喊:
“天命在我,李唐必胜!”
是啊!
这么多天的大雨,在大家即将崩溃之前停了,然后又出现了如此壮观的彩虹,那不就是预示着李唐是天命所归吗?
一个队伍,如果一帆风顺,那么他们很可能无法接受哪怕任何一次小小的挫折,但一只队伍,如果经历了反复的煎熬,苦闷和折磨,那么他们可能就是战无不胜的!
天空放晴后,大军马上开拔,向着霍邑奔去。
也许是因为压抑了太久,大军行军的速度比平时快了很多。
半途中,李渊有意考验自己的幕僚,便问:“若是宋老生坚决不肯出城应战,我们该如何做?”
刘文静想了一下,说:“宋老生有勇无谋,只要我们派人在城下叫骂挑战,以他的脾性,不会不出城应战。”
裴寂顺着刘文静的话说:“若是这样,宋老生还不出来,那我们就悄悄散布消息出去,说宋老生消极怯战,准备向我们投降。”
“谣言散开,宋老生必定担心被同僚误会,传到杨广耳中,就不得不出来跟我们一战。”
对于他们的分析,李渊很满意,微微颔首:“没错,在我们被大雨困在贾胡堡的这十几日,宋老生没有趁机攻打我们,我就知道这个人没什么智谋。”
“何必这么麻烦?”
听见这话,三人不约而同地看向宋金刚。
宋金刚语气淡淡,根本就没有担心宋老生的动向:“咱们有元霸弩在手,还怕宋老生不出来应战?管他出不出来,咱们将攻城器械一摆,直接攻啊。”
这话说得霸气,丝毫不像一个稳重成熟的谋士所言。
刘文静怔了怔,“你对攻城器械就这么有信心?逢攻必胜?”
据他所知,李元霸的新军还没打过攻城战呢。
一场雁门关对刘武周,一场马邑对始毕可汗,都是据险而守,占了地利的便宜。
现在宋金刚这么信誓旦旦的说,那么他们有了新的秘密武器?
“当然,必须有信心。”宋金刚胸有成竹。
开玩笑,元霸弩的威力,别人不知道,他宋金刚可是最清楚不过的。
元霸弩的威力,不在于床弩的远射能力,也不在于炸药包的爆炸威力,而是将两者结合在一起,那么就导致了守城的一方面对这种组合,毫无还手之力,而进攻方却可以保持巨大的心理优势,超远程的攻击。
必须逢攻必胜。
宋金刚的话音落下,大家都不说话了,都在品味他话里的意思。
李元霸无奈的摇摇头,这宋金刚真是一点面子也不给这些老前辈留。――
当军队抵达霍邑城外,李渊下令扎下临时营盘等待步兵主力和攻城器械等辎重。
宋金刚却劝说道:
“唐公,其实不用的,没多久我们就可以攻破城墙了,回头还要进城这里就浪费了。”
没等李渊说话,李元霸就反驳道:
“不,还是要搭建营地的,一方面城里的情况我们不清楚,不知道能不能顺利的安置大军。另一方面,我们毕竟要去长安,这里只能作为临时宿营地,大军进城出城太过麻烦。”
众人一听有道理,就开始按部就班的搭建营地。
而宋金刚则单独的找了李元霸,对自己的懈怠道歉:
“王爷,很对不住。今天有些失态了,还好没有酿成什么大祸,实在是惭愧。”
“行了,金刚,你是聪明人,没必要在裴伯伯他们面前自污,你的能力有目共睹,不是你自己装傻就能掩盖的。”
宋金刚刚才的建议,肯定不是他的日常水准。
他之所以这样做,就是为了避免自己,避免新军成为这些老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可是这些能力,是遮掩不住的啊!
李元霸可不想让自己的人受什么委屈,如果有人不开心,那么只能说让他去吧。
宋金刚明白了李元霸的意思,点头道:
“我明白了,王爷,以后不会了。”
两人正在说话的时候,
裴寂和刘文静率领五十名骑兵在霍邑城墙下,一面佯装攻城,一面高声辱骂宋老生。
“宋老生,你个胆小鬼,莫非是躲在霍邑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变成了一个软蛋,再也站不起来了?”
“哈哈——”
“宋老生,有胆就出来,别做缩头乌龟,当然你本来就是乌龟!”
“宋老生,你不敢出来是怕了我们吗?别怕,因为你害怕也没用,你躲在龟壳里只能是越来越怕。”
霍邑城的城门紧闭着,城墙楼上,宋老生双手紧握,手背上的青筋根根分明凸显:
“爷爷的,老子定要跟他们拼了。李渊这些人欺人太甚!”
“来人,给我骂回去!”
他是老行伍了,知道这些骂战是军伍中必备的套路,可是他还是有点难以接受。
他决定亲自去教训一下这些混蛋,趁着李渊的大军到来之前,自己也耍一下威风。
而且守城最忌讳的就是闷守。
对于守城方来说,士气是最重要的。
如果一味的守城,不出战,不能给攻城方造成一定的压力或者反击,那么守卫者将看不到希望,将越来越灰心。
原本城墙带来的高度、器械、地势等优势将逐步消失不见。
到时候可能攻城方都不需要太大的代价,就能让守城方崩溃。
所以,宋老生决定先去趁着这批人少,杀他们个下马威,提振一下士气。
至于以后能不能守住,那要看李渊的决心和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兵那一边先倒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