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可笑的招揽
放下手机,谢风亮走出综合楼看着远处那郁郁葱葱的树林,那个地方就是批给星辰空间火箭发射场的建设用地。
劳累命啊,我老谢什么时候就这么重要了,谢风亮叹了口气拿出手机拨通了林涛的电话。
“谢总工,有好消息?”
他还没说话,林涛热络的问候就发了过来。
“大林总啊,我老谢累啊,接下来还得给你打工,我这个总工就是一地主家的老驴,吃的不多,活却不少。”
谢风亮刚抱怨完,林涛嘿嘿一笑,就开始恭维他。
“嘿嘿嘿嘿,谢工啊,能者多劳,祖国的航天事业需要你啊,你怎么能歇息着呢,我这边已经将发射场设计图做完了,你看咱们什么时候一块讨论下?”
这才过去两天吧,林涛这设计图是怎么就画完了?
谢风亮疑惑的同时,内心感叹这些资本家就不给他休息的机会啊。
“这才多久,你就把设计图画好了,林总你什么时候还研究过这些东西了?”
“早就有想法了,这不拿到建设许可以后马上就上手画了,时不我待啊,谢工,星辰空间牛都吹出去了,如果明年不能开始巨型星座的项目建设会被大家笑话的。”
谢风亮对于巨型星座计划也大概了解过,只是星辰空间公布的信息少的可怜。
现在从林涛口中听到计划,谢风亮的好奇心冒了出来。
“巨型星座计划要在这个发射场发射吗?”
“是的,火箭项目完成之后,此发射场将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发射中心,我们的目标是每天都有火箭从这个地方升空。”
每天都发射火箭?谢风亮对于林涛的这个想法感到惊愕,怎么可能?!
发射场要满足这样的工作频率,不谈制造速度能不能跟得上,发射场后勤人员的工作根本就跟不上吧。
“林总,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发射场根本不可能满足这样的工作效率。”
电话那头的林涛对此不以为然,打了个哈哈没有跟谢风亮在这件事情上争执。
“谢工,这个就是目标啦,咱们什么时候对一下设计?我可以去一趟文昌,咱们当面对一下。”
察觉到林涛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讨论,谢风亮皱眉看着天空上遍布的乌云说:
“行吧,还是务实一点比较好,我最近一直都在这边,你过来的话我刚好带你和发射中心的施工方见一面。”
“那就说好了,谢工,我这就订明天的机票,时间就是生命,咱们可得抓紧点。”
“你倒是挺着急的,行吧,那我明天在发射中心等你。”
收起手机,谢风亮看了看还在验收的两座发射塔内心冒出疑问。
‘每天都进行火箭发射,文昌发射中心这两座发射塔可一点都没有想过要做到这些。’
看到远处仍然在忙碌的施工方,谢风亮叹了口气往发射塔的方向走去。
长安这边,林涛挂掉电话后说:
“星辰,帮我和15他们订明天上午去琼岛的机票。”
“收到,预定中。”
有星辰帮自己处理行程的事情,林涛看着眼前电脑上已经设计完成的发射场图纸。
整个规划呈干字型,在上方两条道路两侧各规划建设一处发射塔,也就是说在林涛的计划中,星辰空间的发射场将建设四处发射塔。
林涛的目标是四处发射塔同时进行作业,这样就能够将火箭发射系统的工作效率拉到最高。
当然为了赶今年的火箭首飞测试,发射场一期工程林涛打算建设一个发射塔就好,剩下的三个发射塔可以在火箭首飞之后再继续建设。
如此决策还有另外一个考虑,那就是星辰空间的火箭项目未来会有新型火箭出现,当前设计的发射塔只能满足在研火箭项目的发射作业。
未来深空探测或者更高运力的火箭项目需要有针对性的发射塔设计,在新项目没有开始之前,这些都可以往后拖一拖。
将发射场的设计图纸保存,林涛伸手捏了捏自己左侧的斜方肌。
最近这两天赶工将图纸画完,睡眠和休息时间被严重压缩,身体明显已经开始给他发出警讯,提示他需要休息。
可在林涛看来,现在哪里来的休息时间,压在他肩膀上的任务可一点都不少。
火箭项目、发射场项目,还有一个天基高频测控项目的技术突破。
如果不将测控技术升级,东秘现有以地面基站为主的测控系统要想支持高频次的火箭发射任务根本不可能。
测控技术需要的高频段稳定信号传输能力,林涛心中是有现成技术方案的。
要想通过高度在公里的同步轨道卫星以低延时高传输率标准监测从地面发射的火箭或飞行器,这将对卫星的信号强度和传输能力提出极高的要求。
在频段选择方面,林涛选中的频段是Ka频段,相较于传统的S频段天基测控技术,Ka频段频率在20G赫兹以上,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每秒上百兆,这将是航天测控技术的重大跨越。
这套测控技术除了包含数据传输过程的方案敲定,还需要建立多端数据收集和发射终端研发。
卫星、火箭、地面,三端都将配置相关的设备,即使有成熟的技术方案支持,要想将这三端的设备研发完成,这同样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
整个项目林涛没有让驰山、傅献军他们参与,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尽快将火箭项目完成,时间紧张,他们的能力和时间都不足以参与进测控项目。
此项目全部都是在林涛实验室进行,他独自研发设计。
劳碌命啊,为了未来的美好风景,林涛将自己能够挤出来的所有时间都耗在星辰空间的这些项目上。
星辰集团几次的高层会议他都没有参加,每次会议时他都选择通过星辰将自己的意见进行传达,会议最终结果也是星辰转述于他。
“之前让你订购的那些材料和设备,现在怎么个状况?”
为了测控项目的研制,林涛在和航天集团取得沟通后,通过对方的渠道购买了一批材料和设备。
这些东西对于他实验室接下来的工作非常重要,项目的研发复刻必需。
“渠道商还在筹备资源,预计5个工作日后,这些东西才能送到实验室。”
林涛无奈,外部的效率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原因拖累,而这也会影响到他这边的进度。
“又不是特别复杂的事情,非得拖拖拖,浪费大家时间!”
吐槽了几句,林涛叹了口气起身活动身子去给杯中添茶水。
正当他俯身给杯子中加水,办公室门被敲响了。
杨琳打开办公室门进来说:
“林总,本市漂亮国商会的干事来找您,对方现在在大厅休息等候。”
转过身子,轻轻抿了一口杯中的茶水,因为水比较烫林涛吸溜一下说:
“这老外找我什么事?他有说吗?”
杨琳摇了摇头,回想起刚才公司前台通报的内容。
“对方没有说明,只说是要亲自见您一面,看着好像是有特别重要的事情。”
慢步走回自己座位,林涛疑惑哦了一下。
也没跟这些机构有过瓜葛啊,对方为何会如此坚持要与他会面?
“都没什么交集,见什么面,把对方打发了吧,就说我比较忙没空。”
杨琳点头退出了办公室,林涛每天有多么忙碌她是看在眼里的,这种没预约就过来请求见面的无接触人群林涛一般都是拒绝处理。
杨琳出去后,林涛就将刚才的事情忘却了。
整理测控项目所有相关的技术文档是当前最关键的事情。
测控部分最关键的雷达部分需要消耗林涛比较多的时间,除了将测控相关的设计完善,林涛还需要将雷达相关的技术细节明确为文档,这份文档后面还是要交给别人负责的。
砰砰砰的敲门声又一次响起,林涛抬头皱眉看了过去。
杨琳再一次站在了门口,能看出她也有一些无奈。
“老板,在我明确拒绝了对方后,那个干事仍然坚持要见您,然后对方通过关系联络了市里的领导交涉。”
真够烦人的,都已经拒绝了,怎么还这样粘人呢!
还有市里的领导凑什么热闹啊,外国人的事情也归领导管了吗?
吐槽了几句,林涛无奈将显示器上的文档保存,靠在老板椅上叹了口气说:
“让进来吧,市里的面子还是要给一点的。”
杨琳点头说:
“好的,我去带对方过来。”
林涛端起水杯,一遍遍吹去水杯中的热气,浅浅喝了一口。
茶水真的是工作疲惫时最好的舒缓剂,可以让大脑获得短暂的放松。
一分多钟过去,杨琳带着一个穿着黑色大衣的中年白人男士走了进来。
“老板,克里斯先生到了。”
林涛站起来还没来得及问候,这个叫克里斯的男人却先开口了。
“林先生,能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感谢你抽出时间。”
“克里斯先生,这一切都源于你的执着和手段啊,坐吧。”
林涛心想哪有多余的时间抽出来见你,要不是因为市里的关系,林涛只想抽他。
杨琳在给克里斯倒了一杯水之后就打开办公室的门出去了。
在办公室门关闭的瞬间,克里斯注意到站在办公室门外的两个黑西装男人正用警惕的目光直勾勾盯着他看。
等办公室门闭上,克里斯看到林涛端着水杯坐到他对面,他热情说:
“林先生,你比我想象的还年轻,真是羡慕您能在这个年纪取得那么多的成就,我在国内的很多朋友都在向我打听你这个东秘的神奇小子。”
神奇小子?听到这个称呼,林涛苦笑摇头,这帮外国佬真是没有取名的天赋,他总感觉这个称呼带着一股浓浓的美漫风。
“克里斯先生,谢谢你的称赞,咱们还是说点实在的事情吧,我的公司好像和你的祖国没有直接的接触吧?不知道您今天过来是要谈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克里斯对于林涛直率的风格,一时有点没接受得了,林涛与他接触过的含蓄东秘人差异很大。
“确实是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想找林先生聊一下,但在说之前,我还是忍不住想说明下。林先生,不瞒您说,我本人是一个狂热的航天爱好者,我儿子也是,我家里摆放了很多那种按比例缩放的火箭和飞船模型。对于您的公司星辰空间取得的成就以及你们的巨型星座计划,我非常好奇且一直在追踪最新的动态,最重要的是你们的发动机太棒了!”
看着克里斯在说这一切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分外真诚,林涛浅笑等待对方说完。
除了对方的身份,起码航天爱好者这一点让林涛觉得自己还是愿意和对方交流的。
丰富的想象力和兴趣是培养专业能力最初始时决定性的因素,他本人也希望这种对于航天的爱好能够在东秘人中间普及。
“感谢克里斯先生你的关注,你可以继续关注星辰空间,我们会继续努力往太空发展,或许以后星辰空间的太空旅游项目,克里斯先生你也可以带着你儿子一块参与下。”
克里斯哈哈一笑点头说:
“当然,林总你公司的太空船票如果能够给我留两张的话,那就太棒了。”
克里斯说到这里,脸上略显兴奋的神色开始慢慢平复,航天爱好者狂热泛起的波澜渐渐被理智掌控。
“但是林总,你们的巨型星座项目是不是有什么内部计划,不然按照我浅薄的认知16年很难开始吧,而且还要两年内完成。”
看着克里斯脸上好似真的在为自己担心的模样,林涛不由觉得好笑,这个外国人关心的挺多啊。
星辰空间自然有自己的规划和发展方针,只是这些内容就属于是内部机密了,肯定不能向眼前的人透露。
“是有一些困难,但是我们也在克服过程中,总有解决的办法。克里斯先生,你是一个热心肠,感谢你的关心,咱们还是聊一聊正事吧,说一说你今天来的目的。”
克里斯这时脸上仍然挂着一丝忧虑,他看着林涛真诚说:
“我来东秘七八年了,这边的状况我算是比较熟悉,商业航天在这边的发展是受限制的,林先生,你有没有考虑过去国外发展呢?毕竟大企业主在外面话语权更大一些。”
林涛挑眉看着对方,他没想到对方会直接当面提出这个问题。
“克里斯先生,科技界最终还是要靠科研水平说话的,我认为我的公司无论在哪里都具备这样的实力。至于去国外发展会有什么差异,我暂时还没有看到。”
克里斯点头表明他自己对于科研人员和科技的尊重。
“当然,林先生你说的很对,任何时代推动产业升级的都是技术,这一点是没有错,可是如果土壤肥力不够或者配套设施不足,这也会限制有才学者的成就高度...”
林涛这时没有说话,他开始慢慢琢磨出了一点意思,这个叫克里斯的家伙今天来目的有些不纯啊。
“...漂亮国的商业环境更开放,融资容易,而且那里有全世界最高端的航天人才,所以我认为如果星辰空间成为一家漂亮国的私人航天企业,那它甚至有可能和马斯克先生的space x同台比赛。”
克里斯声情并貌的将自己今天的任务一点点透露给林涛。
等他说完,他抬头看到林涛的表情平静,只是在慢慢喝茶。
“林先生,你觉得呢?星辰空间和您应该有一个更大的舞台来施展,东秘对于您来说,还是小了,而且略显封闭。”
将手中的水杯放在桌面上,林涛抬头反问了一句。
“可是克里斯先生你不也来东秘工作经商了吗?现在还兼着长安商会干事的职责,你所说的好像与你做的不一致啊。”
林涛的反驳没有让克里斯感觉到麻烦,在来见林涛之前,他清楚目标肯定会有一个反弹,但结果怎样还得看接下来谈的怎样。
“东秘当前对商业航天的发展模式还在探索阶段,而我的国家已经有了完善的管理经验,这对于您发展航天的理想来说是最完美的条件。我国更是具有当前世界上最前沿的航天技术,这些都能够帮助到您实现自己的理想,林先生,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一下。”
似笑非笑的看着这个白人自说自话,林涛摇了摇头说:
“可是最优秀的液体发动机却在东秘,是我发明的,我不需要别人给予我什么帮助,我自己就可以做到。克里斯先生,如果你今天过来是来说这些,我觉得你来的有点多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