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日便是楚军定下的最后期限,秦师却还未过函谷关,魏嗣急得嘴上起了泡。他恨极了楚人,每日里只能待在深宫,却不敢外出。
公孙喜几次请见皆不允,后来又开始上奏请求指挥大梁防御。
在魏嗣眼里,公孙喜已经露出来獠牙。但要让他掌控了大梁城,或是捉拿他献给楚军,或是打开城门迎楚军进城。
他怎会让公孙喜得逞?
二月里倒春寒,一场小雨不期而至。对于务农的国人来说自然是喜雨,对于魏嗣来说却凭添愁绪。
书房内,魏嗣围着碳炉,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斩不断的愁丝,一只手时不时地去挠嘴角泡消之后结的疤,将已经行将掉落的疤揭去,却难免带动尚未长好的地方,新伤长在旧地,又是一番瓷牙咧嘴。
地上是一封散开的奏折,怕又是公孙喜的。
年轻的心腹内侍轻声进来。
“公孙喜可还老实?”魏嗣先问。
“据探子回报,似在公孙喜府邸后院听到金器相击之声,不似两人对战,更像是...”
内侍没有继续说下去。
魏嗣却懂了。
“哼!这厮当真欲谋逆不成!”魏嗣横眉冷竖。
内侍面色微变,眼中凶光一闪,低声道:“我王,不如先下手以除后患!”
魏嗣不语,呼吸渐渐沉重。
半晌,他抬头看着内侍问道:“此事若交由你,可有把握?”
内侍沉声道:“公孙喜欲谋作乱伤大魏社稷,人人得而诛之!”
“无论成败,皆非寡人之意!”魏嗣淡淡说道。
“喏!”内侍应声而去。
公孙喜独坐庭院石亭下。斜风细雨打在他的脸上,灰黑色衣袍有些潮湿。
家老冒雨步履匆匆而来,疾至亭下,喘口气低声道:“主上,大王派来的探子似乎已经觉察出我们已经发现他们。”
公孙喜眉头微皱,问道:“确定是大王派来的?”
家老坚定地点点头,问道:“主上,大王既已怀疑,恐于主上不利。主上须得早做防范才是!”
公孙喜叹了口气,“作何防范?只要我有一点动作,这魏国...我就不能再待下去了。”
他不想与其族兄公孙衍一样,三易其主。
家老有些着急,“主上,若不作防范,恐有性命之忧啊!”
这番话让公孙喜更加犹豫,征战疆场多年,他虽不是那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迂腐之辈,对魏国却也衷心不二。
自打他回到大梁之后便交了军权,无法调动一兵一卒,魏嗣若派兵来攻,他绝无胜算。
只不过,攻他的理由是什么?
他知道魏嗣不习惯他,但公孙喜想不出自己有什么把柄能够让魏嗣毫无忌惮地派兵。
暗杀?
公孙喜冷哼,且不说他是从战场上尸山血海中拼杀出来的,一身功夫等闲刺客根本近不得身,单说他府中百名侍卫,那可都是军中好手,再厉害的刺客只怕也是有来无回。
“命府中侍卫多加防备!”沉吟片刻,公孙衍说道。
“主上,要不要联络一下城防校尉?他可曾是主上部下,关键时刻或能相助。”
公孙喜摇摇头,“此时宜静不宜动,免得落人口实。”
曾经的部下?
他如今已无实权,可能得到曾经部下的效忠吗?公孙喜不会将性命攸关之事托付不可信赖之人。
公孙喜油盐不进,家老亦无可奈何,叹息离去。
二月十三,距离楚军最后期限还有两日。
明显感觉大梁城气氛比之以往凝重了许多,以往以天下繁华大都市自傲的大梁人脸上都带着些许忧愁,酒馆里闲散饮酒之人也少了,熟人相见总是苦笑。
清晨,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包围了公孙喜府邸。
淡淡如烟的晨雾中,公孙喜正在练习长剑,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习惯。
家老急匆匆来到后花园,一见他悠哉的神情顿觉火气上涌,他一跺脚朝雾中的身影大声喊道:“主上!”
公孙喜闻声收剑,一见家老神情,皱着眉头问道:“何事如此慌张?”
“我的主上哟!大事!大事!府邸被围了我的主上哟!”家老快急哭了,活了大半辈子,曾未如今日这般慌张。
公孙喜心中一沉,忙收起剑,边走便问,“细细说来!”
“一刻钟前,小的正在门外清扫,就见一支千余人的不知哪里来的卫队正将府邸围起。小的前去问话,谁料那人也不答话,生生将小的推进府来。现在,恐怕连只飞虫也飞不出去了!”
“千余人?”但现在公孙喜终于有些怕了。在这大梁城,敢围他公孙喜府邸的,除了魏王,不可能有其他人。
“来人可说为何围我府邸?”
家老摇摇头。
说话间两人到了大门口,却见大门紧闭。数名侍卫手执长剑,紧张地注视着门口。
“开门!”公孙喜高声说道。
不待侍卫们上山,门却开了。
公孙喜向门外望去,只见街中立着一人,身着华服,正笑嘻嘻地朝公孙喜作揖。
公孙喜看清此人面孔,一颗心直往下沉。
“是你!”他咬牙道,此人正是魏嗣身边的心腹内侍。
魏嗣终于还是对他下手了!
“见过公孙将军!”
“大王为何围我府邸?”
“将军认为是大王下令的吗?”
“哼!区区一内侍耳,你还没有那个权利!”公孙喜语带轻蔑。
内侍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狠戾,他阴笑道:“公孙喜你莫猖狂!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你还未答我,大王为何围我?”公孙喜沉声问道。
公孙喜诲之不及。
说到底,他还是太自傲了。他以为凭借他昔日之功勋,凭借他在魏国的地位,凭借他是唯一有机会守住大梁的人,魏嗣会重用于他。
却没想到魏嗣竟是这等小人!
事到如今他也不敢束手就擒,因为他已然清楚,魏嗣不会放过他。
内侍猛地高声喊道:“叛将公孙喜,先负大王重用,再负国人信任,更与楚媾和,欲以大王献于楚。大王天幸,识破贼子诡计!今命尔等速速投降,否则刀剑无眼,累及家人!”
此言一出,众皆哗然,却没有一人扔下武器投降。
内侍脸色微变。
公孙喜冷哼一声,缓缓抽出长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