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九百二十九章 扶持买办(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百二十九章 扶持买办(3)

当然,李资义说了好话,赵煦也不会打他的脸,闻言便道:“善!”

“若高丽果能如此,也不枉朕一番苦心!”

李资义自是立刻拜道:“臣归国后,便会上书我主,于开京城中建感恩寺,永怀陛下今日之恩!”

“更当更改开京东门曰:承恩门,以此示子孙,高丽能得保家国,全赖陛下圣德!”

赵煦听着,依旧是笑了笑。

然后他就摆摆手,道:“朕不过是奉圣人之道而已!高丽国,倒也不必如此!”

李资义正欲再感恩一番,赵煦却打断了他的施法前摇,道:“爱卿可知,朕对高丽的安排?”

李资义连忙伏地再拜:“臣愚钝驽马之材,安敢揣测圣心?”

“伏乞陛下德音开示!”

赵煦站起身来,走到御阶之前,居高临下,俯瞰着这位高丽国舅爷。

“高丽困苦,朕已从爱卿处知矣!”他悠悠一叹,挤出一滴鳄鱼的眼泪:“苍生何辜,遭此兵灾!”

“朕甚悯之!”

“故此,朕决意待和议签订施行之日起,岁赐高丽交子二十万贯,以为高丽战后安定地方、赈济百姓、抚恤孤寡之用!”

李资义大喜过望,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嘴巴子随便一张,几句奉承话一说,居然能换到这等好处?!

早知道,他就该多说几句,多奉承一些!

说不定,还能得到更多好处呢!

这可是二十万贯交子!

真的能当二十万贯铜钱花的!

而且,听这小皇帝的口气,似乎是年年都有!

有了这笔钱……

李资义忍不住在心中盘算起,如何想办法,将这笔好处吞到自家肚子里。

赵煦见着他的模样,暗自摇头,心道:“中古的人,还是太年轻了!”

“岂不闻:免费的,方是最贵的!?”

便道:“爱卿不必忙着高兴,朕是有条件的!”

赵煦看着李资义,抬起手来:“去年,朕曾与高丽有约——”

“高丽国,当与大宋商船出入高丽一切港口之便利!”

“此事,高丽已答允,但因战事而搁置!”

“故此,朕要求,高丽需在和议之后,依约履行此事!”

“唯!”李资义兴高采烈的顿首。

这事情在他看来,小问题!

因为,每年能到高丽的船才几艘啊?

能有十艘吗?

就算扩大十倍,也不过一百艘!

况且,大宋商船到来,除了卖货,自然也要买高丽的土特产。

从过去的贸易情况来看,高丽还未必会吃亏!

因为,中原对高丽的人参、折扇、文房器具、纸张等物品颇为喜欢,常常高价收购。

所以……敞开!敞开!统统敞开!

赵煦微笑着点头:“卿且别急着感恩,朕还没说完呢!”

“除了去年的约定外,朕还希望,与高丽增加有关两国海事救援的条款……”

“大宋商船若在高丽近海或者港口处,遇到危险,高丽当尽一切可能,提供所有可以提供的救护!反之,若高丽商船,在大宋近海遇险,大宋亦将为高丽商船,提供一切可能之救护!”

李资义一听,脸都笑开花了:“陛下圣德,高丽景从!”

赵煦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起来。

他自是早知道,高丽人肯定会答应他这个条件。

因为,儒家文明圈内的国家,就没有不渴望得到中国认同的。

所以,这种表面上对等的条约,对儒家文明圈内的所有国家,都有着致命诱惑。

去年,大宋与交趾议和的时候,章惇就提出了类似的条约。

交趾人连想都没有想,就直接答应了下来。

由此,大宋与交趾,签订了地球第一份明文规定的,列出详细海上救援、互助细则的条约。

条约细则是赵煦派探事司咨询了在汴京旅居的大食商人,然后结合了东亚社会的公序良俗后,制定出来。

不得不说,在如今这个时代,大食人才是走在世界最前面的海商。

其在如今,就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海上救援规则和惯例。

且已拥有了相应的制度保障!

大宋在这方面,就是个蹒跚学步的孩子。

自然是需要吸收、借鉴和学习的。

如今,与高丽再签署类似条约,直接拿着大宋和交趾的海上互相救护条约,改一下名字就可以拿过来用了。

从大宋与交趾的海上救护条约签订后的实施情况来看,因为条约规定,获救船只和船员,需要对施救者,根据施救的情况、风险,提供从最低一百贯到最高相当于船上货物价值三分之一的报酬(一般报酬,由被救方与救援者双方商定,若遇纠纷,则由获救地官府司法官裁决,如不服判决,可上诉至一个由大宋与交趾两国共同任命的海上救援法庭裁决)。

所以,交趾人对救援大宋遇险商船,非常积极。

已经有好几艘在交趾近海,遇险倾覆的商船,连人带货物,被交趾的渔民、商船救起来的例子。

这给大宋海商远航,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毕竟,出海远航,风险巨大。

一不小心,就可能沉船。

在异国他乡,一旦沉船,通常损失就不可挽回。

多数海难,更是连船带人直接没了。

现在,海商们却可以在整个大宋海域和交趾海域,都得到一定的安全保证。

因为有报酬,故而一旦遇险,只要附近有船只,就都会提供救援。

哪怕货物捞不起来,起码可以保住命!

这对大宋海商的出海积极性的提高,自然是很大的。

当然,目前来说,因为时间太短,效果并没有显现出来。

但,这一点也不妨碍,赵煦寻找一切机会,与相关国家签订海上救护条约。

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宋真正走向海洋。

等着李资义感恩完毕,赵煦才继续说道:“对了!爱卿回国后,可以告知贵国上下,朕也非是小气之人!”

“既然高丽港口,对大宋商船开放,那么,大宋港口也会对高丽商船对等开放!”

既然是自由贸易,你就不能,单方面的要求别人对你开放,而自己却捂着盘子。

这样的话,逻辑就没办法闭环。

除此之外,倘若大宋只要求高丽开放,而自己却对高丽关闭港口。

那高丽的有钱人、权贵,还怎么润来大宋?

大宋又如何吸纳高丽的技术人才和财富呢?

赵煦早已经在汴京,给未来的高丽、交趾、大理等国的二代们,准备好了属于他们的福报——贵到离谱的学区房!

但,赵煦相信,这些国家的二代们依旧会前仆后继,想方设法的来汴京留学的。

托大唐的福,大宋科举功名,可以通行天下,受到整个儒家文明圈的认同。

大宋进士,自不消多说。

哪怕只考个贡生功名,拿到通往省试的门票的人,对其他列国而言,也是难得的高端人才!

君不见,数十年前,两个大宋落榜生,就在党项就成为了国师级别的人物!

当然了,这两个落榜生给大宋的教训,同样很深刻就是了。

正是因为他们,大宋科举殿试才不再黜落。

不管怎么说,大宋功名的含金量,足以吸引周围国家的二代来镀金。

所以,汴京学区房的价格,在未来还有很大上涨空间。

李资义听着,自然是连连顿首,拜谢天恩。

赵煦则是等他谢恩完毕,才微笑着道:“爱卿是个懂感恩的人!”

会说谢谢的人,哪怕上了菜单,起码也能得到一句赞赏。

李资义拜道:“陛下圣德,臣感激涕零,自当传戒子孙,永怀陛下恩典!”

这是实话!

在今天之前,李资义还惴惴不安,生怕回国后被朝野围攻,骂做国贼,连累家族。

但,有了大宋的这些优厚条件,他归国后,必得上下赞誉,甚至可能被人当成当代的申包胥。

对其家族来说,这是足可福泽数代人的政治资源。

赵煦见着,嗯了一声,然后问道:“朕予高丽这许多好处,那么高丽有何回报于朕的?”

李资义顿时哑然,在思虑了很久后,拜道:“陛下,高丽国小民疲……实无所长……”

“只是……”

“陛下天恩,高丽亦无以为报!”

“故此,但陛下于高丽有所需,凡高丽所有,高丽无所不应!”

赵煦顿时笑了:“爱卿果然是懂感恩之人!”

“照道理来说,朕本不该对高丽过于苛求!”

“奈何,朕尚需对大宋亿兆黎庶有所交代!对列祖列宗,有所交代!”

“不然,翌日到了宗庙之中,拜谒列圣御容,朕有何面目?”

“这样吧!”赵煦轻笑着:“去岁,高丽曾许割耽罗与大宋商贾,为晾晒货物、避风之地!”

“而从去岁至今,朕贷高丽军械之款,以百万贯之巨!”

“故此,高丽将耽罗、白翎、江华、大小黑山等外岛,让于大宋,以酬朕之甲械与岁赐!”

李资义咽了咽口水,然后匍匐于地,拜道:“启奏陛下,非是高丽不愿,实乃如今高丽外岛,除江华湾诸岛外,余者已尽为北虏所有!”

这是事实!

辽国水师一直以来,都在孜孜不倦的扫荡着高丽在外海的诸多离岛。

而这些离岛上,驻军本来就不多甚至没有。

加上,高丽人根本没有做好面对辽国水师的准备。

所以,开战后不过数月,所以外岛以及朝鲜海鲜的制海权,就落入了辽军之手。

本来,江华湾诸岛可能也会落入辽军控制。

但一来,辽人忽然登上了日本九州岛。

于是,其水师重心转向了保障辽军在九州的立足。

二来,江华湾是高丽必守的天险。

所以,高丽水师在反应过来后,牢牢的扼守着江华湾的水道,并利用自身对江华湾水文的熟悉,多次挫败辽国水师的进犯。

这才堪堪保住了江华湾的制海权。

可只要出了江华湾,就是辽国水师的天下!

因为,天杀的辽军,用高丽的遏懒甸,换取了东海女真的效忠。

而东海女真各部,有着悠久的海盗传统。

在过去就多次组成海盗,袭击高丽沿海,甚至杀到日本,搞出了刀夷入寇。

如今,有了辽国的支持,坐上了大船,穿上了辽国的铁甲,拿起了辽国的强弓劲弩。

面对高丽水师,自然是再无畏惧。

几乎见面就找机会跳帮!

失去地利的高丽水师,根本不是那些,悍不畏死的女真人的对手。

李资义哭丧着脸,伏地顿首:“至于江华诸岛,非高丽不愿,实此地乃高丽命脉所系……”

没有江华湾的制海权,开京就不可守。

而且,江华湾还直通汉阳的后方。

对高丽而言,失去江华湾的控制,等于打出gg。

赵煦嗯了一声,他提出江华岛,也只是漫天要价,并不是真的想要。

见着李资义凄凄惨惨,赵煦就道:“既那江华岛,乃贵国命脉所系,朕自不愿夺人命脉!”

“那就将之从割让名录中摘掉吧!”

朕如此大方,爱卿总不能再拒绝割让其他外岛的请求吧?

李资义拜道:“可其他诸岛,如今皆在北虏手中!”

“这就不需爱卿思量了,朕自会与辽主谈判!”

辽人现在根本不重视那些外岛的价值。

上次谈判就已经谈妥了相关的租借事宜,如今有了高丽的背书,赵煦无非是在上次谈判的基础上,多加点钱,争取让辽国把这些外岛割让给大宋。

这些外岛,在目前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价值。

大宋其实也很难实控当地。

顶多,就是像赵煦所说的,作为商船避风与晾晒货物之地。

可是,未来呢?

不谈其他,登州外海的鱼,迟早有捞完的一天。

一旦外海渔业资源开始枯竭,为子孙后代计,赵煦就只能禁渔,让海洋恢复生机。

可渔民要吃饭啊!

这个时候,朝鲜外海丰富的渔业资源,就成为了登州渔业的救星!

赵煦记得,哪怕在现代,北朝鲜和南朝鲜的外海渔业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

当然了,在那边捕鱼,需要更大的渔船和更先进的捕捞技术。

除了渔业资源,赵煦若没有记错的话,朝鲜海峡现在应该还是许多鲸类洄游以及觅食的场所。

而鲸脂和鲸骨,是大宋未来工业所必须的重要原料——没有点开近现代化学科技树前,鲸脂就是最好的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