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垂拱二年(即公元686年)春,正月,武则天下诏还政于李旦,但李旦知道,武则天肯定不是真心的,所以李旦“奉表固让”。这可是非常正式的,李旦恭敬地呈上奏表再三辞让。

这说明李旦还是非常有智慧的,而从他之后因为彗星出现,禅位于太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也可知道李旦对皇位并没有多大地追求,也许是因为他本性如此,也许是因为他在武则天长期的压迫下变得如此。

总之,这时的他拒绝了,因为他知道武则天不是真心的。

当然了,之后的唐睿宗李旦禅位于太子李隆基的时候,李隆基也是上表固辞。而这时的李隆基真心不真心就不知道了。

弹幕“李旦还是很重视亲情的。”“李旦也是没办法吧,他要是不辞让,武则天还指不定做出什么事情来呢?”“毕竟武皇这时候对权力真的很看重。”“不是,她什么时候不看重?”

“怎么,难道看重权力不对吗?靠人不如靠自己,而且女皇有这个能力!”“不是,我什么时候说她看重权力有错了。”“看重权力没错,她也很有能力,不然怎么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呢?但是她对几个儿子太狠了也没错。”

\"但是她的几个儿子还是太垃圾了。\"“但是女皇比她几个儿子干得好,哈哈!”“讲真呢个,武则天的能力确实强,想法也很厉害。”】

汉朝刘邦时期

刘邦:这么一看,还是吕雉好一点?

刘邦之前也看了其他视频中关于武则天的讲解,也看了大唐那个倒霉太子的内容,对于武则天有一丝了解。他一直都相信女人有能力,毕竟吕雉就曾把他逼到不得不退让的情况。更不要说这位女皇了,不过吕雉对自己的儿子可比她好多了。

而刘邦的这种想法还与吕雉说了,如今的二人已是能安安静静坐下来聊聊天的关系了。

【而继续临朝称制的武则天在三月下令铸铜为匦,这是由鱼保家向武则天进言的,原话为:“可铸造铜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

而铜匦则是指铜制的匣子,就是类似于检举箱、报冤盒的那种。

武则天下令将其放于洛阳宫城前,于东南西北各放一个,东边的是“延恩”,献赋颂、谋求仕途者投之。

南边的是“招谏”,言朝政得失者投之,西边的是“伸冤”,有冤抑者投之,北边的是“通玄”,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投之。

虽然之后武则天为了方便管理,将它们合并为一个,不过仍然设有东南西北四个口,它们的名字和上面所涂的颜色依然维持原样。

同时为了保证臣民们的放入的文书不被泄露,不被其他人更换,所以铜匦的构造十分复杂。

《资治通鉴》记载:“其器共为一室,中有四隔,上各有窍,以受表疏。可入不可出。”这也与我们刚才说的一样,铜匦合并成一个,内部分成四格,每格都对应着一个口,从这个口进入的文书绝对不会进入到其他三格中。

既然设置了铜匦,而且这么严格,那么必然有管理这批文书的人。武则天为了铜匦甚至专门设置了“匦使院”来专门管理。

“匦使院”隶属于中书门下省,《新唐书》记载:“以谏议大夫、补阙、拾遗一人充使,知匦事;御史中丞、侍御史一人,为理匦使”。

意思就是匦使院由谏议大夫、补阙、或拾遗充任的知匦事与由御史中丞、侍御史、给事中或中书舍人充任的理匦使一起共掌院事。

武则天设置铜匦,以便能随时接纳天下表疏,能够使百姓有冤可申,百官能够受到监督等等,这对朝堂,对于国家的发展极为有益。

而且武则天不是说说而已,她是真的付出了行动,就算是当时社会底层的人去告密,武则天都会认真接待,了解事实,再根据情况解决。

就算告密之事被查证并不是事实,也不会有任何责怪,这在当时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又对朝堂和社会起了多大的影响。

然而事情有利有弊,这种情况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弊端呢?

弹幕“利大于弊就好了吧。”“也不能苛求太多吧。”“这在当时真的不容易啊。”“而且确实有蛮多因为这个被撸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