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家兄宋太祖 > 第七十七章 公开课?(6K)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十七章 公开课?(6K)

当然,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个职位虽然高,但老实说,其实实际的意义也就这样。

宋初的朝政本来就是刷脸的,官职本身又比较混乱,都是乱加的,有时候实职和荣誉称号之间根本也分不清楚,要说这是宰相,赵光美也不可能拿这官职去跟范质争权去。

因为范质本身也没啥权力了啊,他争个屁。

宋朝真正的国政大事现在都在枢密院,都在赵普手里,而且这头衔赵光义也有,历史上的自己,赵德昭,也都有,赵匡胤手里的宰相都是乱发的,不一定作数,大家都知道赵普干哪个职位哪个职位才是真宰相,历史上也是赵普从枢密院退下来之后干了这个职位,这个职位才重新变成真宰相的。

赵普现在人还在枢密院,所以这个职位实际意义至少对赵光美来说他还真不当回事儿。

不过象征意义可就太大了的,实权虽然没有,但是他现在可是正经的已经身兼三台了!政、财、军,三大权赵光美一把全抓!

这代表着赵光美现在几乎可以在朝政中的任何事情名正言顺光明正大的插一手了,看上去,他好像什么都管不了,但是实际上,他又好像什么都能管,任何部门任何人,都不可能再以大家不同系统等理由卡他办事了。

尤其是他这个头衔跟大宋皇家商行这个事儿还是放在一块的,这无疑是代表着,这家商行虽然名义上是商行,但地位却是直接架在诸部之上,即使是三台也很难掣肘了。

好像是什么权利都没给,但又好像是什么权利都给了,赵光美发现大哥在自己身上好像特别喜欢玩这一套,在他的理解里,商行能搞成什么样,自己又能通过商行攫取多大的权力,全然在于自己能把事变成什么样。

而大宋皇家商行的这个名号一出,立时便是朝野震动,天下哗然,赵光美意图取代场院之心,一时间几乎也是天下皆知,根本瞒不住有心的聪明人。

自然,正如他们哥俩所料,一时间非议他与民争利,扰乱财政税赋,等等弹劾和谏言之流络绎不绝。

赵匡胤也不因谏废事,有心让赵光美来与他们辩论,赵光美却都懒得搭理他们,朝都不上,直接在三司衙门放出话来:“让他们有招想去没招死去,谁敢当着我面烦我我就用潜龙剑砍谁”。

他是自家人知自家事的,反对他的都是文官,辩论这种事儿这帮人是专业的,他估摸自己未必能吵得过他们,况且就算是能吵得过,未免也太浪费时间和精力了,索性就霸道到底了。

反正现在又不是宋朝中期,文官逼逼赖赖几句又有个鸟用,而且范质明哲保身也没有亲自出来怼他,赵普代表枢密院的立场算是自己半个同盟,其他的那些文官,赵光美连认识一下他们是谁的兴趣都没有。

大臣们进言,赵匡胤就让范质统统批一个“阅”字就给打回去,一点话茬都不接,给了所有人一个冷钉子。

然后,这帮文官就只能去找赵光义了。

赵光义给自己的定位现在是文官领袖,事实上他在文官系统中的声望也确实是挺好的,事儿做得也确实是不错,至少比范质更像宰相,本来也确实是有心想站在文官立场上哔哔两句。

结果赵光美就跟他说“你要是反对,本来打算分给你的那一成股份我就不给了哈,我跟昭儿每人多分半成。”

然后,赵光义就自请出差,巡查太原兵马,找李筠的茬去了。

以至于这些文官居然憋屈的发现,他们居然都找不到一个主心骨,居然都不知道该去找谁闹去,碰到的全是软钉子,一肚子的道理,想吵架却居然都不知道能去找谁吵。

而赵光美,则干脆胆大妄为的将商行的办事衙门,直接开在了三司使,腾出来好大的一片区域作为公廨,直接将自己麾下的府臣,也就是那些原本在开封都小有成就的商贾们各自安排了进去,还允许他们自行招募属吏,甚至这个属吏的出身他也不管,允许,甚至鼓励他们去招募那些原本他们做商人时候的得力伙计。

这不胡闹么!

去找赵光美吧,赵光美玉斧往地上一拄,里面藏着的那把潜龙剑刷得就抽出来,然后比比划划,大家怕他少年心性不知深浅真敢杀人,就又把一肚子的话都给憋回去了。

然而即便是文官,也终究是有着一定力量的,所谓五代文官不如狗,终究只是一句玩笑而已,而且赵匡胤毕竟是想要寻求长治久安的,赵光美如此儿戏,却又异常霸道的处事方式,也彻底点燃了文官集团的怒火。

很快的,赵光美要与民争利的类似舆论在短短几天之内便传遍了整个开封的大街小巷,而且赵光美惊讶的发现,这帮文官,他们是真不怕死啊,他们的胆子居然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越来越大了,太学的学子居然不知在哪个有心人的挑唆之下,居然把皇宫给围了。

除此之外,上书弹劾赵光美的折子也依旧是络绎不绝,尤其是御史台的言官,居然开始轮番对赵匡胤玩起了逼谏的把戏!

尤其是那个叫张蔼的御史,在文官群体被逼急了之后居然真的就当起了领头羊,朝会的时候见赵匡胤不接话茬,居然步步紧逼,赵匡胤在恼羞成怒想要拂袖而去之后居然硬是上前拽住了赵匡胤不让他走!

这帮人没胆子来找自己的麻烦,居然却有胆子去找赵匡胤的麻烦!

赵匡胤本人都惊呆了,直接在大殿上强压着怒火道:“尔等是以为朕,好欺负么?”

“官家若是不乐意听臣说话,大可以下令杀了臣下,然而臣就算是死,也还是要说,此乃天理也,难道官家就不怕史笔如刀么?!”

叫板!

张霭居然堂而皇之的在当众跟赵匡胤叫板!

“尔等既然不怕死,为何不去找我三弟?无非是害怕那小混蛋真敢杀人而已,难道朕,就不敢杀人么?”

张霭不慌不忙地道:“唐有太宗,方才有魏征,臣等心中,官家乃唐太宗一样的千古明君,其能与秦王殿下相提并论?”

“我……”

然后,赵匡胤居然就坐下了。

军人出身杀伐果断的赵匡胤,面对一群手无缚鸡之力,尤其是张霭这个从里到外都透着让人讨厌的混不吝,居然认怂,坐下,继续听他们逼逼赖赖了。

直到这帮家伙哔哔得口干舌燥,累了,没词了,也哔哔不动了,表态:“诸位爱卿所说,都是谋国之言,不过兹事体大,容咱家好好琢磨琢磨,过几天,再跟诸位商议。”

然后不爽的拂袖而去。

然后,就来到了三司冲着赵光美噼里啪啦的一顿输出,骂了他足足半个时辰。

“你搞出来的烂摊子,你不上朝,那帮腐儒全都冲我来了!你,你下次必须上朝,伱不上朝,你让我怎么支持你,我跟他们说什么?你懒得跟他们吵架,让我亲自去跟他们吵么?有你这么当臣子的么?有你这么当弟弟的么?尤其是那个张霭,你是不知道,他到底有多气人!这老货是属鸭子的,煮熟了切成渣,嘴都死硬的。”

不得不说这张霭也真是一个人才,目前是整个宋初在清流中最有名望的超级嘴硬分子,这也就是生在了宋初,这种人送到明朝中后期非得凭这一张嘴给自己喷出个士林领袖的位置来不可。

此人的丰功伟绩,连赵光美也是耳熟能详,就前一段时间的事儿,赵匡胤在后宫用弹弓打鸟的时候这货去找赵匡胤汇报工作,结果逼逼叨叨半天说的全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赵匡胤不耐烦了就问,你到底有事儿没事儿,这么点破事儿也值得特意来烦我半天么?

这货说,臣说的事情再小也是国事,只要是国事,就比你打鸟重要。

气得赵匡胤当场就用手斧打掉他的大门牙。

结果这货居然硬是神态自若的把他的大门牙给捡了起来,赵匡胤就问,你捡这个是打算去哪个衙门告我么?

他就说,史书会记录此事。

这特么就是一个滚刀肉啊!

然后赵匡胤就给他赔礼道歉了,还赔偿了他一笔巨款!憋屈得不行,这张霭却是名声大振,钱财与名望双双丰收,从一个本不起眼的小人物,变成了如今走到哪都会备受尊敬的大佬。

说实在的,如果是明朝,哪怕是宋朝中期以后出现这种人,其实倒是还蛮正常的,哪朝哪代都不缺邀名买直的人,可问题现在只是宋初啊,本质上这还只是五代之后的第六代而已。

五代时期,这些一个个出身于军伍的强人君主可是真敢杀人,甚至有的不但杀人还吃人,凌迟这种行为也是这时候搞出来的,文官这种东西那是说杀就杀的,这种文官是怎么养出来的?他的这个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偏偏,他还真就赌赢了,赵匡胤还真就不敢杀他。

“要我说,大哥你就是太惯着他了,柴荣在的时候,谁敢干这事?一群文官而已,手里没刀没权,杀他跟杀条狗一样,挑几个跳得最欢的给砍了,我看谁还敢胡搅蛮缠?”

“竟在那放屁,张霭是御史,上书言事本来就是他的职责,虽然气人,我今天也确实又忍不住想揍他了,然而越是如此,这种人就越不能杀啊,难道我朝政治,还不许大臣对国事提出反对意见么?那我花俸禄养他们干嘛?”

“咱们赵宋要想国祚绵长,规五代积弊,就必须要建设这样的一套规矩,今日我之所以忍他,你以为我真的只是为了那点身后的青史留名么?我是为了向天下人证明,咱们大宋跟前面那些朝代都不一样,不罪上书言事者,不管是朝臣,学子,军人,还是普通的市井百姓,皆可以向朝廷谏言献策,所谓广开言路是也!”

“再者,张霭他们今日所言,未必就没有道理,国事,国策,哪有什么真正的万全之法,无非是两恶相权取其轻,两善相权取其重罢了,我知道你肯定也有你的道理,但正所谓理不辨不明,你都不去上朝,不跟他们辩论,如谁又知道你的道理在哪?难道这么多反对你的人,全都是出自一片私心,没有半点公义么?”

闻言,赵光美微不可查的撇了撇嘴。

赵光美对此其实是不太认可的,广开言路这个事儿,道理肯定是有的,可这玩意说着好听,但北宋中期以后君权旁落,相权做大难制很大程度上还真就是因为这畅所欲言导致的。

况且国事这种事哪有什么真正的真理和绝对正确,一条国策,正着说和反着说都有他的道理,朝中大臣又往往有不能务实的弊病,到最后大家争论的哪里是道理,分明比的就是辩论技巧,有专业知识的又往往辩不过那些职业搞辩论的,尤其是引经据典的圣人之言的大帽子往下一扣,遇到那种带节奏的高手还能带着群臣跑偏,实在是没什么意思。

但赵匡胤坚持,他也没什么办法。

苍蝇不咬人,但是真的膈应人啊!

事实上因为此事的影响,他现在的名声已经又一次的一落千丈,好多人已经公开开始讨论,赵光美将来就算是继承大统,也一定会是个独夫暴君了,把他要与民争利的这个事大肆的在宣扬,他搞的这个商行俨然已经抹黑成了汉灵帝、隋炀帝之流了。

这些个文官,在操控舆论方面确实还是颇有可取之处的,赵光美虽然不在乎,也确实是伤不着他一根毫毛,不过确实,是很烦。

“大哥啊,不是我做事霸道,事实上我如果上朝和他们辩论的话,就是猜,我也猜得到他们大概会问我一些什么问题,人家引经据典的早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我怎么跟他们辩论?我没这个口才的啊,硬要去辩的话,且不说我能不能辩得过他们,这又要浪费我多少的时间和精力,到时候我这头上的帽子就不是与民争利,而是不遵孔孟,目无纲常,暴虐不仁了,那还不如现在这样呢,与民争利相对于这些,反而还没那么难听。”

“我也不是不能解释,只是有些事解释起来太复杂了,他们也未必能听得懂,莫不如他们爱说啥说啥,反正我做什么事他们也阻不了我,过个一二年,等我做出成效,事实自然胜于雄辩,到时候他们自然就会闭嘴了。”

赵匡胤闻言想了想,点头道:“你说得,确实也有一定的道理,然而不管怎么说,你这样处事终究是不太合适的,况且别说他们不懂,就连我,其实也不是特别的理解你,你说的很多东西做得很多事我都看不太懂,只是我相信你,所以愿意放权让你大胆去试错罢了,可总不能,什么道理就你一个人明白,满朝文武都不懂吧?你一个人浑身是铁能打几根钉子?”

然后赵光美就梗着脖子不说话了。

他也没招。

不过他向来不畏人言,他也不需要通过一个好名声来给自己争储,只觉得把精力放在这事儿上,莫不如抓紧时间多干两件实事儿呢。

“今日朝会之时,虽大多数的朝臣都对你有所非议,却是只有薛居正带头帮你说了几句好话。”

“老薛?他很够意思啊。”

“只是他也不懂你说的那些东西,最终还是被驳斥得哑口无言。”

“啧,真笨。”

“要不,你把你的东西跟他讲讲,让他去代替你,跟那些文官去吵?”

“啊?还可以这样?”

这算啥,滴滴代吵,包吵不包赢?

“薛居正现在毕竟是三司使,他不是已经对你行师生之礼了么?你这一身本事,懒得去教别人,难道还不能传授给他么?你若真觉得你的那套东西是治国良方,教他一人,惠及一代,乃至整个大宋,拔一毛以利天下之事,何乐而不为呢?”

“也行,商行本来就是第四司,他要是不懂商业和经济,确实也是麻烦。”

………………

“殿下,百官们说,天下财富终有定数,商行多取一分,百姓就少取一分,百姓赚取财物,还不是要给国家交税,而国家取财,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现在这个钱直接由商行赚去,本该由百姓赚取的钱财,恐怕大多数会流入贪官污吏之手,且以西汉官营盐铁为例,官营工商,必会导致人浮于事,货质参差,最终损国、损民,徒肥了贪官污吏,不知此言如何辩解?”

这老薛简直就宛如一块干瘪的海绵,疯狂的在吸收自己身上知识的水分,两天里,简直化身成了好奇宝宝,奉旨学习,问起来没完没了,鬼知道他插了多少私货。

“这个假设本身就不成立,天下之财富并不是有数的,而是可以创造的,工商业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工商就算是私营,难道就没有贪官污吏牟利的空间了么?西汉时朝臣攻歼官营盐铁与民争利,然而食盐私营之后价格却反而涨了五倍有余,朝廷少了税赋,百姓遭了损失,这其中的差价又是被谁给赚去了呢?与民争利这话确实是不假,可这个民指的到底是谁?”

“那殿下,金银之物饥不能食,渴不能饮,朝廷若是过于追求金银之物,是否会舍本逐末呢?”

赵光美实在是烦了,想了想道:“这样,我现在还有点事情要忙,今天申时吧,你也别问什么问题了,我看看能不能给你整个简单点的教材,系统的教你一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我也就只会一个基本,高级的我也不会。”

薛居正闻言,大喜,又连忙问:“那殿下,能不能让臣带一些度支司、盐铁司的官员和臣的属吏一并去听呢?”

赵光美想了想,一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这帮搞财政的大小官员是都该学点经济学的东西洗洗脑,也就点头同意了。

然后,这薛居正便在整个三司使衙门和户部之内大肆的宣传此事,一时之间整个三司使的上上下下热情都很高,几乎人人都想要报名去请教赵光美的高论。

要知道这个时代三司的官员还真没多少是通过进士的途径上来的,中层官吏几乎都是算科出身,基本全是账房先生,进士的地位虽然确实是最为尊崇,但也远没到后面那种万般皆下品的地步,五代乱世,选材还是在以实用为第一考量,这帮人跟那些反对他的文官还真是不太一样。

本来,这就是三司内部,专业相关人员的一次内部培训,甚至本来他主要也就是要培养薛居正一个人的,结果风声传出去,不知怎的,居然好像是个人就感兴趣,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找到薛居正说自己想听,这其中甚至还不乏有大量的禁军将领。

毕竟这年头军队经商,又都是职业士兵,说实在的一个将领能不能打仗都不见得重要,这样自小在军营里长大又打了几十年仗的老兵油子就算是没有将军指挥,也未必就不会打仗,甚至可能人家还能打得更好,但一个将领若是没本事搞到钱,不能给兵户们发奖金,那真是放屁都不响,死战场上都不一定知道自己咋没的。

不是每个人都有驾驴车日行千里的本事的。

这帮禁军的将领们实在是太热情了,薛居正也不敢得罪,毕竟他也害怕会挨揍不是,然后报名的人就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再然后,以范质为代表的文官也开始报名参加,不管是为了收集材料好驳斥他还是真的想知道赵光美的想法,亦或者是憋得坏了惦记着跟他吵架。

反正,明明说好了只是给薛居正一个人上上课的事儿,居然莫名其妙的就变成了一场公开课。

很快的,赵匡胤也听说了这件事,干脆就下诏,让赵光美把授课的地点放在控鹤军的丝绸凉棚,那个大戏台,然后下令,朝中凡七品以上官职者不论文武都可以去听,也应该去听,他本人则也会带着皇后太后去听,还下令此事应该定为常例。‘

这怕不是个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