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端嫔与康熙之间,俪珠永远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康熙。
因为康熙对她这么好,她肯定还是要无条件站在康熙这一边的。
“皇后娘娘容禀,此事皇上是知晓的,也是默认的,所以皇上才会七八年都不踏进启祥宫一次!毕竟臣妾与王佳妹妹当年入宫,也只是臣妾的家族与王佳妹妹的家族与皇上的一次交易而已。”
端嫔自嘲一笑,说出了所有真相:“臣妾的家族与王佳妹妹的家族为皇上在三番战场之上浴血杀敌,皇上便赐臣妾与王佳妹妹一个妃嫔的身份,充当皇室与两个家族的纽带。皇上对臣妾还有王佳妹妹没有半点眷恋,臣妾与王佳妹妹对皇上自然也没有丝毫情爱之心。”
俪珠十分疑惑:“既然如此,为何先前王佳贵人一副看不惯本宫的模样?眼瞅着便是嫉妒本宫的恩宠。”
端嫔直言不讳:“王佳妹妹并非是嫉妒娘娘的恩宠,只是因为王佳妹妹性格比较娇纵,而娘娘性格跋扈,所以王佳妹妹才对娘娘有些看不惯,想来娘娘对王佳妹妹也是看不惯的。”
“纵然万岁默认了你们之间的关系,你也不该如此高调,因为嫔妃从嫁入皇室的那一刻,一切都是属于皇室的,所以嫔妃自戕才会波及家族。”
俪珠训斥道:“虽然你不算是万岁实质上的嫔妃,只是万岁名义上的嫔妃,但你这样明晃晃的破坏规矩,以后本宫还如何治理后宫?”
“皇后娘娘恕罪,臣妾一时过于悲痛,所以没考虑到这么多的事情,给皇后娘娘带来了麻烦,请皇后娘娘见谅一二。”
端嫔面色苍白,整个人显得虚弱无比:“臣妾接下来不会再割腕了,臣妾会选择绝食,等臣妾去了之后,娘娘只需要对外宣布臣妾是在地龙翻身的时候受了伤,所以不治身亡,想必也没有谁会多做追究。这样既成全臣妾对王佳妹妹的心意,又保全了皇室的名声,也不影响皇后娘娘将来治理后宫,可谓是三全其美。”
俪珠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儿:“生命何等可贵,你怎能如此不珍惜?况且你以为绝食而死是说笑的吗?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若想要达到被饿死的程度,至少三天不吃饭,乃至是五天不吃饭,这种死法未免太痛苦了些,你还不如割腕呢!”
端嫔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世界之中:“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臣妾心意已绝,娘娘不必再劝。”
俪珠叹了一口气,只能带着人转身离开了。
她专门找到康熙,向康熙说起了此事。
康熙面上并无惊讶之色,显然正如端嫔所说,康熙早就知道她和王佳贵人之间的情况。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康熙放下御笔,望着窗外,口中轻吟道:“董氏和王佳氏之间竟有如此深情厚谊,一个为救对方而死,一个愿意为了对方殉情,实在是令朕感动!”
俪珠顺势点头:“世间有情之人虽少,但并非没有!只是没想到在咱们的眼皮子底下就有一对如你我一般的爱侣。”
康熙颔首:“是啊!若是从前,朕虽然会默许她们,但心中必然也会不舒坦,可是如今朕遇到了珠珠,明白了世间真情之贵,自然更愿意成全旁人。”
俪珠明媚一笑:“三郎能有此心此念,我很欣慰。”
康熙突然又将皮球扔了回来:“珠珠觉得此事该如何妥善处置?”
“依我看来,王佳一族和董氏一族在平定三藩之时出了极大的力气,许多王佳一族和董氏一族的儿郎埋骨沙场,这样大的功劳,咱们皇室不能忘记。”
俪珠想了想:“如今王佳贵人已经去了,而端嫔一向知书达礼,安分守己,与其让端嫔自戕,不如让她去给王佳贵人守陵,对外就宣称她也去世了,如此也算是成全了她们。”
“珠珠言之有理!传朕旨意,贵人王佳氏毓质名门,忠义贞烈,即刻追封为敬妃!端嫔董氏淑慎持恭,谦和守礼,即刻追封为端妃!”
康熙也是性情中人,他直接下旨:二人不必葬入妃陵,另寻一块上吉之地合葬。另外,敕封端妃胞妹为一品诰命夫人,令其为敬妃与端妃之墓守灵。”
康熙一道旨意下去,端妃当天就“病逝”了,启祥宫之中取而代之的是特意进宫为端妃侍疾的一品诰命夫人董氏。
实则端妃根本没有什么胞妹,这个胞妹就是原本的端妃。
宫中只要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都知道此事的真相,但所有人都默认了圣旨上面的说法。
……
三日后,董氏临走之时,俪珠与僖妃专门前去相送。
董氏身穿一件黑袍,头上只有几朵白色绒花:“皇后娘娘,多谢您的成全,臣妇日后的每一天都会为您祈祷,向上苍祈求您平安喜乐,吉祥康泰。”
俪珠一挥手,身边的贴身侍女就将一个装满了银票的包裹交给了懂氏的贴身侍女:“此一去虽不至于山高水长,但咱们也难有相见之日了,本宫特意给你准备了五千两银子,你好生收着,虽然是去守陵的,但想来也少不了银子打点。”
“多谢娘娘恩典!皇上仁慈,赐了臣妇一品诰命,每月都能领到禄米,养活自身已经足够了。”
董氏一副看破了人生,厌倦了俗世的模样:“而且臣妇如今已经相当于一个死人,世间的繁华与臣妇再无关系,金银财宝,对臣妇来说,都只是瓦石土砺罢了。”
“敬妃为了救你舍生忘死,不就是希望你能活下去吗?你可不能辜负了她的一番好意!”
僖妃难道开口:“而且,你不只要活着,还要活得好!不然的话,敬妃所付出的一切不就成了一场笑话吗?”
董氏双手合十:“臣妇多谢僖妃娘娘教诲,臣妇明白了。”
俪珠摆了摆手:“行了,时间不早了,你赶紧去吧!”
董氏跪下给俪珠和僖妃磕了三个响头:“皇后娘娘,僖妃娘娘,臣妇拜别。”
望着董氏的身影远去,俪珠与僖妃对视一眼,便坐上步辇,回到了太和殿外临时搭建的帐篷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