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宫。
钮祜禄妃大发雷霆,伴随着噼里啪啦的响声,她把宫里能摔的东西基本上都摔了:“该死!实在是该死!”
贴身嬷嬷在一旁远远的看着,不敢上前:“娘娘,养心殿里的那位被立为皇后,这本就是迟早的事儿,您何须大动肝火。”
钮祜禄妃顺手又摔了一枚青花瓷瓶子,喘着粗气:“本宫实在没想到会这么快!你可知道皇后代表了什么?皇后代表着正位中宫!代表着母仪天下!跟皇贵妃完全不同,皇贵妃再怎么尊贵,再怎么位同副后,也只是嫔妃!而皇后,则是与帝同体,从此之后就真的成为了大清的主人,除非犯下大错或是极受皇帝不待见,否则地位谁都难以动摇!关键是本宫身为嫔妃,面对皇后必须得行大礼,你难道想让本宫对那个贱人磕头跪拜吗?”
贴身嬷嬷唉声叹气:“事已至此,别无他法。”
“这个贱人凭什么运气这么好?本宫实在恨不得让她去死!”
“娘娘!小心隔墙有耳,您好歹想一想十阿哥,您还是有希望的。”
“十阿哥的年纪太小,出生得太晚,他的优势实在比不过太子和大阿哥,纵然来日真的能登临大宝,那得是多少年后了?本宫得向俪宸皇贵妃那个贱人行多少年的礼?!”
……
启祥宫。
端嫔看着安然入睡的九阿哥,面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王佳贵人陪在一旁,同样有着笑意。
端嫔回头道:“我还以为你会不高兴。”
王佳贵人知道端嫔指得是什么:“皇贵妃即将正位中宫,我心里确实有些不舒坦,只是仔细想想,咱们和她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矛盾,而且咱们又不需要争宠,也没有利益冲突,当年一点小摩擦,不过与她是一时之气而已!而且她这些年也没有说要报复咱们,难道我的胸怀还能比她要小?”
端嫔连连点头:“论起来,她对他们也算有恩,九阿哥虽然虽然没有记在咱们名下,但是这两年养在咱们膝下,确实是咱们占了便宜。”
王佳贵人有些担忧:“只盼她当了皇后之后也别让淑嫔把九阿哥要回去。”
端嫔安慰道:“虽然如今皇上把九阿哥和五阿哥记在了淑嫔名下,但是淑嫔终究不是九阿哥的亲生额娘,而且淑嫔和宜官女子之间的姐妹情分因为四公主的事儿,也算是彻底掰了,咱们或许还能再养九阿哥几年。”
王佳贵人面上露出了幸福的笑意:“这我便放心了,只盼咱们永不分开。”
……
养心殿。
俪珠看着时机已至,便道:“三郎,我有一个请求。”
康熙含笑:“咱们夫妻之间,何必说什么请求不请求的话,爱妻有什么心愿尽管说出来,只要为夫能办到的,绝不推辞。”
俪珠顺势道:“我是想着上次三郎追封了佟佳姐姐那个没有序齿的女儿为和硕悯善公主,这实在是天大的恩典,但宫中除了佟佳姐姐以外,还有很多嫔妃生得皇嗣早早夭折,未能序齿,连丝毫追封都无,他们没有爵位,后世也没有祭祀之人,好歹都是龙子凤孙,却实在是可怜至极。”
下方的惠妃、贤嫔和恪贵人全都激动起来。
清朝的规矩十分特殊,早夭的皇子公主通常待遇极差,连个像样的墓地都不会拥有,被皇室视为不祥,大多会被直接火化。
古代和现代不同。
现在觉得火化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在古代却认为入土为安,而且必须要有完整的尸身,否则来世难以投胎。
而且古代非常重视香火祭祀,早夭的皇子公主是没有香火的。
“朕记得,除了佟佳氏的悯善公主以外,元后有一子承祜没能序齿,惠妃有一子承庆没人序齿,荣嫔有四子承瑞、赛音察浑、长华和长生没能序齿,贤嫔有两子万黼和胤禶没能序齿,端嫔有一女没能序齿,乌雅氏也有一女没能序齿,恪贵人有两女未能序齿。”
康熙仔细盘算了一番,问道:“爱妻觉得应该追封哪些不追封哪些?”
惠妃等人的心立刻悬了起来。
平心而论,她们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获得追封的。
俪珠将这个令人纠结的问题抛了回去:“三郎觉得呢?”
康熙扫了下方的一众嫔妃一眼:“惠妃、贤嫔和恪贵人今日能亲自来向你道贺,想来平日里一定对你尊敬有加,她们的子嗣自然应该予以追封,以示嘉奖!其余的,不如容后再议。”
俪珠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惠妃、贤嫔和恪贵人对我确实颇为尊敬,的确应该赐她们一个恩典。”
惠妃、贤嫔和恪贵人连忙起身跪倒在地,行大礼拜谢:“臣妾叩谢皇上恩典!叩谢主子娘娘恩典!”
俪珠抬手虚扶:“你们不用多礼,你们平日里侍奉本宫很是用心,本宫都是看在眼里的。”
恪贵人满脸敬服之色:“侍奉主子娘娘本来就是臣妾等人的本分,况且主子娘娘知人善任,对臣妾等人恩深似海,臣妾等人唯有仔细侍奉主子娘娘,才能报答主子娘娘对臣妾的些许恩典!”
贤嫔同样感激非常:“论理臣妾等人本不该受赏,只是为了皇嗣,臣妾等人只能厚颜领受娘娘与皇上的恩典了。”
惠妃喜不自胜:“臣妾替承庆谢过主子娘娘恩典!主子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十月怀胎何等辛苦,你们曾经为了皇室开枝散叶,说来都是皇室的功臣,虽然你们的孩子不慎夭折,没能成功养大,但这也不是你们的错!因此,你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自然比那些没有生儿育女的嫔妃更尊贵些。”
惠妃、贤嫔和恪贵人心中十分感动,连忙道:“多谢主子娘娘抬举臣妾等人。”
三人全都眼眶发红,贤嫔和恪贵人甚至流下了眼泪,连惠妃对于俪珠都多了几分真心的崇敬。
她们的孩子早逝,即使旁人不说,大多数人也觉得是她们的错,是因为她们没有照顾好孩子,所以才导致了孩子的夭折。
从来没有人告诉她们,这一切不是她们的错。
太后和两位太妃看着这一幕,相互对视一眼,全都暗暗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