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贞观荣耀 > 第一百七十七章 雷霆之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7章 雷霆之怒

岑文本的意思,经萧瑀之口转述给了李泰,按照大唐律,按照侯君集所犯之罪,功过相抵之下,最多流放三千里。

过两年,朝廷有什么喜事,来个大赦,他不是还会东山再起吗?既然一刀砍不死他,又何必再砍呢?

在朝廷重臣当中,侯君集是跟皇上最久的一批,他为大唐还搭上了两个儿子,皇上欠的不少啊!

可这人情是越还越少,就让皇上慢慢还他的人情,十几年了,一点点还的所剩无几了,这一次再还上一些,怕是就用尽了。

侯君集的根须是深深扎在皇上心里的,不把这些根须一截截斩断挖空,就扳不倒侯君集。岑文本的话,可谓老成谋国,绝对算的上金玉良言。

但李泰这次,却不想采纳岑文本的话,他倒要看看,侯君集和国法,在陛下心里,到底哪个更重要。

三日后,太极殿大朝会

萧瑀出班举笏言道:“侯君集下狱的时间不短了,以臣看来,他的案子该了结啦!”

“论其罪、其功,折罪流放三千里。”

萧瑀的理由是,侯君集攻取高昌之后,纵兵劫掠了三天,上至王室,下至世族百姓,无一幸免。

按军律抢掠百金者当死罪,侯君集纵其所部,抢掠珍宝岂止数十万金。仅其夺得的一张宝弓,价值便在万金以上。

房玄龄哼了一句,当即出班接话:“你没带过兵,怎么知道带兵的甘苦。”

“侯君集带着大军出阳关,一路都是雪山沙漠,走了半年才出碛口。”

“出沙漠时,粮草无继,药石断绝,若不是楚王得了一些粮食,军队就没能力继续作战。”

“甚至,军中甚至还出现了厌战的情绪。侯君集无奈之下,只好向部下允诺,打下高昌许其抢掠,重赏之下,士兵们才鼓起余勇,走完最后的路。”

可张亮却以为望梅止渴的法子,前人也用过,而且用了不止一次。但人家也仅仅是停留在想,并没有像侯君集一样付诸于行动。

抢掠之事,发生在攻克高昌之后,高昌百姓在战争和瘟疫双重迫害之下,还要面对侯君集的虎狼之师,一个惨字何以如何形容?

要知道,这时候麹文泰以死,麹智盛又以献城投降,侯君集完全可以约束他的部下,把守好城关即可,为什么还要纵兵抢掠呢?

房玄龄轻哼了一声:“郧国公,你是带兵的,你该知道为将者应以信立威吧!”

“侯君集既然已向全军许诺,攻克坚城后又岂能背反诺言?”

“麹氏高昌立国以久,民心厚重,有城二十二座。侯君集手中,只有一支伤亡惨重,粮草难以为继的疲惫之师。”

“如果在将士们面前失去信义,如何镇压高昌世族的反扑,如何守住这二十二座城池?”

张亮让房玄龄怼的没有办法,只能讪讪的退回班中,可这事还得办,无奈之下的杜楚客,只能硬着头皮走了出来。

对房玄龄拱手道:“房相,就算伱说的这些都有道理。那他强占高昌宗室之女,亵渎皇权,又该做何解释?”

历代帝王之间,都有潜移默化的默契,纵然是敌国,对待皇权的态度都是一样。麹氏女要是被百姓抢了,皇帝和大臣只会一笑而过。

但臣子不行,这说明他蔑视皇帝,有不臣之心。这种事,从来都是宁可信其有的,而侯君集又把那妇人带回了公爵府,恰好做实罪名。

房玄龄当然有他的说法,侯君集所纳麹氏之女,与高昌王室的亲缘关系早就过了五服,其父也只是个管粮的小官,说是宗室女,完全是抬举她了。

麹智盛已经接受了大唐的册封,为金城郡公,授左武卫将军。时下正在长安的郡公府中休养。只需将他传来,便可以求证这一点。

老房这葫画的好啊!连阶上的李世民都夸他一声高明,麹智盛一介俘虏,亡国之君,那还不是房玄龄怎么说,他就怎么认。

当然,这只是个借口,太极殿中的人,心里都跟明镜一样。比如魏征,向来嫉恶如仇的他,别人哪怕贪污半个铜钱,也得被他弹劾的全家吐血。

可今儿是怎么了?强项令成哑巴了?

是房玄龄这个宰相的威严太重了,还是他看出来朕要手下留情了,觉得没必要再掺和?

李世民看都不是,魏征如此,一言以蔽之,他有私心。侯君集出任吏部尚书前,魏征与山东世族就上本举荐过,还说其有宰相之才。

现如今,侯君集惹上了官司,魏征是既不想落井下石,也不想落个老眼昏花的名头。的确,缄口不言,是最好的办法。李世民也是看了他一眼,便把目光收了回来。

而见房玄龄死保侯君集,李泰做呆不住了,出班言道:“父皇,房相所言有理。高昌之役毕竟不同寻常,儿臣看对侯君集的处置,还是应该再斟酌一番。”

“处流三千里确实有些不适当,流两千里,父皇以为如何?”

李泰的目的就一个,死活把侯君集压下去,绝不能他入弘文殿为相,或继续掌握兵权。

嗯,看着爱子那纯诚的表情,李世民沉吟了一番,随即道:“流三千里过了,二千里就不过了吗?”

“你们要问朕的意思,六个字,革职、留爵、放人!”

李世民的态度一表,殿中臣工是一片哗然,皇帝这偏心的也太明显了吧!

李泰又举笏问道:“父皇,您总得给个理由吧!”

“除了房玄龄,这满朝的文武官员,都说要重处侯君集。难道大伙都错了,就房玄龄一人有理。”

这话把李世民气笑了,谁说只有房玄龄一个人保侯君集,李世民拿起岑文本上的奏章,摘选了其中的几句话。

自阳关以西,荒原漫漫,流沙几千里,地无水草,寒风如割,热浪如焚,此乃我军自晋阳起兵以来,最伟大的远征。

.......,陛下圣明,朝廷有德,岂能将这位刚刚远征万里的勋帅,再流徙千里。

“岑文本这道奏疏好啊!好就好在有德行,讲天良。治军要严,别人犯了这样的过失,该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

“但像侯君集这样的元老功臣,现在活着的还有几个?朕告诉你们,只要他不反,朕就不会杀他。”

“杀了侯君集,就是薄情寡义,违背了我朝厚待功臣的国策。”

说完这个,李世民又拿起了李宽的本章,特别将其中的“商妇飘零,一曲琵琶知音少,英雄落魄,百年岁月感慨多。”提了出来。

弹劾侯君集,顺带着弹劾楚、吴二王。且不说在攻克高昌的当日,二王便随御使返京,并没有参与此事。

李世民就单说,李宽这个亲王有多少财产。无封邑,无产业,只领一份大将军的俸禄,立功所得赏赐,也悉数交给军卫账房,补贴军费开支。

赏他的王府,一次都没去过,就住在百骑卫的军营中,寝房只有进深十五步,一张案子,几本兵书、医书,这都是李世民亲眼所见。

“如此清心寡欲,简朴寒酸的亲王,古往今来有几个?”

“殿中的有一个算一个,你们谁比楚王还简朴,立刻站出来,朕马上晋他为仆射。”

环顾诸臣,见大伙都默不吭声,缄口不言,青筋暴起的李世民更是喝了一句:“难道,你们真的想逼朕的儿子去要饭,才满意吗?”

“臣等惶恐,臣等不敢!”

.......,满朝臣工尽皆下拜,李世民也是哼了一声,遂拂袖而去。

皇帝都气走了,这朝还怎么上,拄着拐棍的李承乾,用撇了一眼李泰一党,随即对房玄龄言道:“圣意已明,房相,退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