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太太也知这事怨不得女儿,过门五年,夫妻只在一处半月,如何能有后,就算有了,还不得被人指点。偏生文家规矩严,容不得被休的女儿,她亦是没了法子,才寻了门道,要将女儿送来,好歹寻个清白地儿修行。

虚云师太对身后的弟子道:“将文娘子领下去安顿,她是暂住庵中,得谨守庵中规矩,衣物、饰物可一切照旧。”

弟子应了一声“是,师父。”

小弟子走近文娘子,“文娘子,请随小尼来。”

文氏背着包袱。

文太太对同来的仆妇道:“去把大姑奶奶的换洗衣衫多取几套,素净的首饰也一并取来。”

米太太带着米小姐行礼。

虚云道:“不错,确有几分佛缘,但还不能出家。”

米太太一听这话,“师太,小女有良缘?”

“有,在庵里潜心静修,身上的戾气没了,良缘自来。”

米太太激动不已,“多谢师太吉言,若是师太算中小女良缘,妾身为庵里塑菩萨金身。”

县丞夫人当即扯了一下,止住米太太后面的话,这里可不同旁处,这里的三位师太个个都很厉害,上回还有人想买佛香,出了天价,结果被赶出去的。

虚云师太道:“王六,替米小姐安顿,住在庵里,遵守庵规,衣物首饰一概与家中一般。”

米太太使了仆妇去取东西。

送米、文二人来的太太、仆妇,在山上用了斋饭,发现斋饭虽清淡,那如意豆腐做得很是清淡美味,再有蒸鸡蛋也很是好吃。这里的庵堂,还真与旁处不一样,越发放心。

庵里有四个武尼,力气很大,听说一个能打十个壮汉男人,就是为了保护庵中而存在的,她们听了后,越发觉得这里好。

米小姐、文娘子二人留在山上,两个人合住一屋。

未午时分,两家太太下了山。

庵里多了两位官家小姐,日子照旧如常。

杜氏女、冯氏女的婚事有着落了,保媒人是县丞夫人,帮忙相看人家的是王六,她拿了备选的了五个男子生辰八字,请虚云师太给合了八字,虚云师太挑了两个能合上的。

杜氏女的婆家是开棺材铺子的,祖辈都做这生意,都是木匠,生意很不错。

冯氏女相看的婆家更好,是某镇的私塾先生,未婚夫是秀才,前头说过一门亲事,刚订下吉日,在成亲一月前,未婚妻染疫而亡。秀才与未婚妻原是表兄妹,姑母原说要将次女说给她,这次女生得比长姐更好,可秀才考了两次举人未中,偏有中举的耕读人家提前,姑母亲便将次女许了过去。

秀才苦等数年,因此误了亲事,如今二十有三,还未娶亲。

这次是官媒那边要说亲,早前都说他有婚约,只等小表妹及笄娶人,举人未中,小表妹嫁了旁人,他白白等了五年。

杜氏女出嫁不回杜家庄,只说后娘心狠,必会抢了她的嫁妆银子。

冯氏女倒是拿了十两银子,收拾了包袱,跟来接她的老娘、嫂嫂回王家庄待嫁。

杜三太太听说后,与杜家族长提了这事,哪有杜家女在尼姑庵出嫁的,人家养了二三年,还贴了五两银子,很是仁善。

杜族长唤了杜氏女的父亲、后娘敲打了一番,再三说了,不许抢她的嫁妆银子,否则丢了杜家庄的脸面,杜氏女有杜三太太来传话、保证,到底拾掇了包袱,带着十两银子回家待嫁。

冯肖氏看两个姑娘各觅良缘,比她们以前的还要嫁得好,难掩羡色。

在巴巴的期盼中,县丞夫人那边总算有了回话,给冯肖氏相中的是一个屠夫,此人是家中长子,今年三十有一,下面有四个弟弟妹妹,现在连最小的妹妹都出嫁了,方想到自己。

最小的妹妹出嫁后,他与两个弟弟分了家,房产、田地全平分给了弟弟,自己未留一块砖瓦,自己住在县城破庙里,摆摊卖猪肉。

人很勤快,就是现下没半分家业。

冯肖氏因是节妇,又被婆家不容,才赶出来的,她若改嫁,冯家那边不会阻拦,她不算冯家人。

再有便是县城差捕,前头娶过一房妻子,难产没了,留下一个儿子,今年三岁,在县城有小院,上头还有一个寡母。

另有县城酒楼的账房先生,同样娶过一房妻子,留下三个儿女,大的八岁,小的三岁。

冯肖氏瞧着不错,自己寻了虚云师太,很是恭敬地道:“还请虚云师伯指点。”

“三人的八字呢?”

冯肖氏小心地递过三张红帖,她现在亦会认字、写字,虽然写得歪歪扭扭,但不算是睁眼瞎。

虚云看了一遍,“县丞夫人用心了,这三人都甚不错,而能与你合上的有两个,差捕、屠夫,你自己有何主意?”

冯肖氏默了片刻,“后娘难为,不瞒师伯,我便是后娘,亦听杜妹妹说过她的后娘,我实在不想给人当后娘。李屠夫虽是年纪大些,但过门不用做后娘。”

李屠夫是重情重义之人,现在将两个弟弟分家出去,就有往后让他们自己过日子的意思。该放手时就放手,以前不分家,是因着他给弟弟、妹妹们挣聘礼、嫁妆。如今小妹妹都嫁人了,他这才将所有家业分给两个弟弟,自己什么也没得,只带了几身衣裳出来,住在破庙时在,又继续做自己的屠夫。

虚云道:“就照你的意思,你命硬,他命恶,你二人成亲之后,若育下儿女,不能唤你们爹、娘,只能唤伯父、伯娘。且得拜他人为爹、娘,否则,孩子难以养活。待孩子出生满月,我再替他们占卜算命,看拜什么样的人为干爹、干娘。”

冯肖氏虽心里一沉,但虚云会相命,这是她自己的命,“多谢师伯,我记住了。”

冯肖氏很快就订亲了,挑了李屠夫。

因她是二婚,李屠夫借了牛车来山下接人,冯肖氏穿着一身自己缝的红嫁衣,顶着盖头,在王六、文娘子搀扶下,带着自己一口箱子、十两银子嫁人了。

嫁人之后,冯肖氏却是第一个回庵里探望的。

“我们在县城一块宅地,但能建一座小院子,已经请了人看期,过几日就要盖新房,匠人是李庄的,多是他族里的兄弟、叔伯,又从族里借了六两银子,好歹把房子建起来。

现在他卖猪肉,我做豆腐,逢集市时,一天也有赚上一些钱,先苦上一二年,日子也就过起来了。”

冯肖氏,不,现在是李肖氏了,她回庵里,买了菜、送了自家做的豆腐。在庵里待过二年,最大的收获除了学会读书识字,便是她会做豆腐,还学了几种不错的菜肴。

王六道:“你们把日子过好,我们就放心了。你们与我们是不同的,我们命里没良缘。”

李肖氏觉得现在的日子不错,李屠夫待她亦好,没嫌弃她以前嫁过人,她已经告诉李屠夫,说她命硬,李屠夫命恶,生了儿女不能叫爹娘,要改口唤伯父、伯娘,还得给孩子拜干爹、干娘,这样才好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