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明亲自将周师爷送出县衙,让吉祥领着去住客栈。
王老爷子和王奕则是满面红光的出了县衙。
本就是各取所需的事情,谈判很是顺利。
王家需要知府的庇佑,在益州开盖了官家大印的官方粮种铺,以此来站稳脚跟。
而葛知府需要的是政绩,需要很快做出成绩。
虽然下年也还有可能会有仙种,但是这种事情,哪里说得准,就连董建明都说,种第二年的种子,比第一年产量略低。
谁知道这仙种哪年种下去就没有那么多产量了?
最后两边商谈的是知府给王家五年的官营种子权,而王家此次手里的仙种,一半以高于成本价五文钱一升的价钱卖给朝廷,另外一半,以高于成本价十文的价格先赊给百姓,秋后结款。
......
跟随周师爷来到嘉州的官差快马加鞭,仅一日就将消息传回知府那边。
知府连夜写加急奏折将事情直接以特殊渠道送到朝廷面前。
同时一条条政令下达到各县,各镇,各村。
十日后,除嘉州县外的十七县县令亲自带着本县衙役到府衙领仙种。
两个月后,嘉州的仙种以运军需粮草的速度发往其他州府。
知府大人看着一车车的粮种从府衙出去,心里满足的笑了。
“周均啊,你家老爷我,这是遇到贵人了。”
葛知府满意的对着周师爷说道。
“恭喜老爷。”
周师爷真心为自家老爷感到高兴,也为自己感到高兴。
他是葛知府的幕僚,知府成,他则成,知府败,他则败。
......
时光飞逝。
春种又秋收。
又是一年丰收节。
这是董建明在嘉州做知县的第三年,嘉州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少的百姓自发的前往菩提寺为董建明点了长生灯,求菩萨保佑他们的县令大人能够身体康健,长命百岁。
百姓们有了余钱,嘉州县的商业也随机发展起来。
店铺比原先多了一倍不止,嘉州县城的房价飞涨,就连县城周边的土地价格都翻了倍。
赵玉婉他们的甜皮鸭已经开了八家直营店,还有四家加盟店。
嘉州甜皮鸭的风味独特,很受欢迎,嘉州本地人纷纷效仿,短短三年时间嘉州做出了好几个甜皮鸭品牌。
林氏之前还有些担忧,但是赵玉婉却乐见其成。
毕竟鸭子是消耗品,他们家有市场上独一无二的鸭子孵化技术,做甜皮鸭生意的人越多,她们的鸭子才卖得越多。
赵玉婉还想将甜皮鸭卖向全国,只是这需要时间。
毕竟现在这个时代没有冷链,鸭子经不住长途运输,要是想开到其他府,还得在当地建造鸭子孵化厂才行。
这三年大家的变化都很大。
老太太最大的满足就是收获了个小六斤这个孙子,赵玉婉从前身子不好,她是真没想到自己的二儿子还能有儿子的一天,因此对这孩子格外亲厚。
温暖时常感叹还好她不是真的十二岁,不然一定为自己失宠而吃醋。
温暖知道自己爹明年任期满就会外调了,所以正在着手将惠民制药厂给安排下去。
制药厂肯定是不会搬走的,而林清远她是一定要带走的,所以最近一直让林清远培养合适的接班人。
董建清做事情也越来越稳重。
林氏更是体会了她这一辈子都不敢想的生活。
三年前大哥大嫂去世时内心的绝望早已不复存在,只是偶尔她也在感慨,要是大哥大嫂在,也一定能想到二哥的福。
在庄子上负责改善种子的董建木也有了很大的收获,他发现自己这个县令堂弟庄子上的种子似乎总是和外面的不同。
就连庄子上出产的果子,也比外面的甜些。
想来是庄子上的土壤的关系。
董建木在种子上面十分执着,看到好的就想育苗,想培育更好的种子。
去年经过他改良的冬小麦今年已经种了下去,若是成了,亩产至少能提升一石。
.....
今年的中秋格外热闹,百姓们大丰收,皇帝龙心大悦,普天同庆。
皇宫里,皇帝看着手里各地丰收的喜报,嘴角的笑意怎么都散不开。
谁做皇帝谁辛苦,这么多年了,嘉庆朝财政一直吃紧,他作为皇帝就是想修一座合心意的皇陵都一推再推。
百姓终于不用饿肚子了,今年他终于可以修缮皇陵了吧?
想到这,他就想到了那个给他带来仙种的县令。
“这嘉州县令是嘉庆五十年的探花郎吧?”
皇帝拿过吏部呈上来的官员考核名单,随口问候在一旁的高公公。
“是的陛下。”
这高公公倒是清楚的,这一年嘉州县令的名字从陛下嘴里不止说出三次了,他自是将他的事情都打听得清清楚楚的,以免皇帝问起他接不上话。
“嘉州出了大量仙种,吏治清明,怎么这考核是中呢?”
官员考核分为特,上,中,下四等,其中,特等自然是立了大功的,上等是一般功劳,中等无功无过,下等自然是犯了过错的。
高公公闻言倒是笑了笑,附在皇帝耳边将董建明在考上探花郎那一年得罪过吏部侍郎的消息当笑话讲给了皇帝听。
皇帝听得皱起了眉头,提笔在调任一栏写了个《知州》,下发给了吏部。
吏部知道消息的人都觉得这董建明是走了狗屎运,被打发到嘉州那穷乡僻壤还能让他碰上仙种现世这一天大的好事。
知县到知州虽是一字之差,可是却相当于连跳三级。
嘉庆朝自建立以来,从知县直接到知州的就一位,说来也巧,正是之前被贬职的原益州知府陈平。
吏部尚书这次没有假他人之手,亲自查了几个知州的缺口,呈到殿前让皇帝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