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阵寒风吹来。
已经吐的脸上眼泪婆娑的周敏,率先缓过劲来。
此时天气很冷,而且又有寒风吹着,再加上刚才又受了那么深的刺激。
周敏只觉得自己混身鸡皮疙瘩翻涌,像海浪般层层叠叠
擦把眼泪。
周敏有气无力的爬起身,双臂从后面紧紧搂着韩晓康,“你感觉好点了吗?”
“呼——”
同样吐得一塌糊涂的韩晓康,艰难的咽下一口口水。
缓缓抬起头,看向无穷的夜空。
脑海里浮现出前一阵子,自己去地区偷偷与那位领导见面之际,领导所说的话:
“晓康同志,你以前预见的那种灾难,恐怕.真的要来了。”
“我只希望你能够勇于担当,尽可能的,多帮帮父老乡亲们吧!”
“我们的那两位老领导.”
说到这里。
表面上是被贬职、其实是那位超级大佬暗地里,安排来盐都地区帮助韩晓康的领导。
他此时已经是泪流满面、激动的双手都直颤抖
“两位老领导,一位正在做深刻检查,另一位已经去了干校。”
“以后,恐怕只有我这里能作为你的后盾了,那两位老领导,你就不要再去找他们了”
上次韩晓康去见地区领导的时候。
当那位领导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韩晓康只能在心里苦笑一声:
自己算哪根葱?
肯定是不会去找他们的去了也未必见得着他们本人。
若是一不小心要被人发现,那自己肯定就会交代在那里。
绝无侥幸!!
而且熟知后世走向的韩晓康,心里很清楚:那两位大佬之中,其中一位大佬,以后叱咤风云。
另一位.已成永别。
只不过地区领导,他肯定不知道那个悲伤的结局,还以为大佬只是暂时受了点委屈、被误会了。
还以为,总有一天这一切都能过去.
所以心存幻想的那位领导。
在那时,还有心情开口提醒韩晓康:
“老领导他们,目前人虽然不在蓉城办公了。不过,晓康同志啊,别以为他们就会放松对这边的关注。
晓康同志,你可千万不要辜负,他们对你的一片期望啊!”
“必要的时候,哪怕你做出一些个人的牺牲,我也希望你能够勇于担当起来,尽可能的多挽救一些乡亲吧!千万不要太计较个人得失啊。”
唉.
看来在黄荆沟里开设煤矿、大办农场的事,必须得加速了!!
每拖延一天,又不知道有多少父老乡亲,会凄惨离去。
周敏摇摇发呆的韩晓康,“你怎么了?平常你的胆子那么大的,不可能因为这点事,就被吓成这副模样吧?”
“没,没事。”
韩晓康转身搂搂周敏的肩膀,“你在这里呆着吧,我再进屋去看看。”
周敏摇头,“不,我要陪着你去!”
于是两人又打开手电筒,跌跌撞撞的返回了屋子。
泥巴屋里。
卧室之中,那具高度腐败的遗骸,如同一滩稀泥散布在地上。
从衣着上来看,这应该是一位死去多时的女性。
只见她的眼眶中,有一团蜈蚣、隐翅虫翻卷着滚了出来。
而在她的衣服里,还有无数白蛆一团一团的掉下,随后四散开去。
围着残肢不停蠕动
正是因为这一低头,韩晓康看见地上有很多歪歪扭扭的字迹。
地上的字很丑。
显然,写下这行字的人文化水平并不高,但勉强够用。
而且那人写这些字的力道,明显不一样。
写到后面的时候,已经越来越浅,越来越难以辨认了.
我的儿,婆婆,铁柱.你们去哪了?我回娘家,给你们偷了点粮食回来,有5颗红薯呢!
10天了,铁柱,你们怎么还不回来?
哈哈哈.我知道了,你们不要我了,你们嫌我没用,嫌我是累赘哈哈哈!
我哪也不去,我就在这里等!
半个月了铁柱你好狠心啊!
18天了,我感觉我的眼睛,看不见了.
得有20天了吧?我好饿,肚子里好烧.
今天多少号了?我好像看见我死去的娘,看见我死去的太公了.
我.可能要.死了
死吧,铁柱,你也逃不掉。
不怕不怕,死了就不觉得饿.
我.扛不住了,我想睡
我想,今天就是解脱的日子了。临走之前,我把家当安排一下吧!
外面的大柜子,葬婆婆。
窗户板,给我可怜的儿。
门板全给铁柱,他个子高。
我不要棺材板,我怕黑!!!
我怕黑!!!
三个黑血感叹号,就像三把钢刀把把扎心窝。
强忍着肚子里的翻江倒海。
韩晓康再次确认:这句遗骸,并不是邱桂英的。
因为邱桂英没嫁人,所以不可能有什么婆婆、孩子之类的。
心里面一方面放下了心。
另一方面。
又感到特别悲伤的韩晓康和周敏,手握手的出了屋子。
伸手从屋檐下扯出一把稻草,将它点着。
韩晓康将它丢到茅草屋顶。
一股火苗在屋顶上渐渐蔓延,随后火蛇乱蹿。
顷刻之间,整座茅草屋便燃起了滔天烈焰!!
风借火势,火助风威。
这把火来的是如此猛烈,似乎要将一切的恩怨,所有的悲苦全部化成飞灰!!
火势太大,高温灼人。
逐步远去的韩晓康,忽地驻足。
扭头朝着那团熊熊燃烧的烈焰,深深地鞠了一躬,“一路走好,再别来了”
随后咬牙,离开了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
一路上。
周敏和韩晓康各自心情沉重,很长时间内,两人都没有说一句话。
最后还是周敏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晓康,你说那个邱桂英,她们一家人都去哪了?”
韩晓康想了想,“应该是搬到武家寨生产队大食堂附近,去集中居住了吧?”
半年前。
大食堂办的红红火火的时候,很多居住的比较偏远一些、散居在各山沟里的社员。
他们响应号召。
纷纷迁至距离大食堂比较近的地方,这样才好统一开伙、统一出工。
要不然,怎么体现同吃同住同劳动呢?
至于说。
这些本来是分散住的社员,他们离土地近。
而集中居住之后,种地方不方便?那是另外一回事,没人在意这些。
反正粮食多的吃不完,大家敞开肚皮吃。
那些散落在各个山头的土地,种与不种,又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都是一盘棋。
自个儿这边的粮食欠收、受点损失?
没关系。
听说外面的粮食多得很,人家会拉过来的当时,很多人都是抱着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纷纷搬走。
结果,哦豁!
原本还有点担心邱桂英的周敏,听韩晓康这么一说。
顿时放心不少,“好巧,我也是这样想的。不过.她搬到武家寨8队那边去住了,怎么没有听她说呢?
按理说,她搬了新家,应该来通知一下你呀!”
唉.
韩晓康心里苦笑一声,那个邱桂英,两姐弟打小都是自立自强、自力更生。
多少年来,她们两姐弟靠自个儿的努力,在那里顽强的活着。
所以邱桂英的个性,还是挺要强的。
她是不愿放低身段去求谁,更不会去依附谁。
韩晓康猜想:可能是上次,邱桂英曾经先向自己开过一次口,想让她弟弟,跟着自个儿进山里去磨练磨练。
同时也好赚点钱,改善一下家里的处境。
那个时候韩晓康考虑到:山里有太多的秘密,实在是不方便向外泄露。
先不说自己在山里偷偷办了农场。
就光说那个哑巴的事情,那也真的不太好向外泄露
万一邱桂英他弟弟口风不严,那岂不是给人家哑巴小两口,平白招来杀身之祸?
所以,当时韩晓康就没答应邱桂英。
或许就是因为拒绝了她那一次。
所以邱桂英自那以后,就再也没向韩晓康开过口,而是像个普普通通的熟人,像同学那样正常交往
韩晓康与周敏边走边说,直到快天亮了,才走到五家寨生产8队。
来到武举人家里。
韩晓康也顾不上客气了,直接就和武举人、武小双关起门来。
着手商量,该怎么迎接即将到来的人潮?
外面的形势已经严峻不堪。
挂牌成立“黄荆沟国营煤矿”以及“黄荆沟国营农场”的事情,已箭在弦上。
如此一来。
势必会引来大批的人,拼了命的往山里涌,以求得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