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沈如心一愣,歪着脑袋想了想,不知道为什么徐梦瑶会突然想起来上海的。
“嗯,对,上海。以前一直想去没去成。”
“行啊,那就上海呗,只要不在家就成。再说上海这么大的城市,我还没去过呢。”
沈如心也投了赞成票。随即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去?”
徐梦瑶脱口而出,“明天。”
看着沈如心有些错愕的表情,轻咳一声,补充道:“我是说,明天跟家里商量一下,看看什么时候去合适。”
沈如心这才收回惊讶地神色,“吓我一跳,我以为你明天就要去,这么着急。”
徐梦瑶有些心虚,但还是装作若无其事的埋怨道:“怎么可能,志愿还没报呢,我怎么可能瞎跑,你想的也太多了吧。”
沈如心想了想,也是,怎么可能,是自己想多了,怎么可能。
见沈如心打消疑虑,徐梦瑶也悄悄吐了吐舌头,心急了,差点说漏嘴。
许宁长叹一口气,无奈道:“哎,你好烦啊。”
赵华嬉皮笑脸,“你告诉我你考多少分我就不烦你了,你中午肯定查了对不对,赶紧说。”
许宁被赵华纠缠一下午了,从中午吃完饭后,他就开始围着自己转悠,一直催着要分数,许宁中午睡觉没搭理他,他下午上班的时候又来了。这都快下班了,他也不觉得累。
许宁不厌其烦,有些头疼,看这样子,他不知道结果,是不会罢休的。
许宁还是决定告诉他算了,省得他纠缠不休。
“行行行,真是服了,你要是上学的时候有这毅力,也不至于来这里了。”许宁翻着白眼,掏出手机。
赵华立马凑了过来,速度极快。够着个脑袋,生怕错过一丝细节。
许宁刚打开昨天留下的截图,就被他一把抢过。
许宁咬牙切齿,真是幼稚。
没有理会他的幼稚行径,许宁自顾自的去柜台检查电源。身后赵华拿着手机,边走边念,声音还很大,生怕别人听不到一样。赵华以为许宁遮遮掩掩,闷闷不乐一天了,肯定是考得不好,所以念出来给大家找个乐子。
平时大家也经常开玩笑,许宁应该也不会在意。
清了清嗓子,“语文:122,欸,你们满分多少来着?不是一百二嘛?”赵华有些疑惑,冲着许宁问道。可惜许宁压根不理他。
贾勘也走了过来,“哪那么多废话,赶紧念,一看你就没上过高中,初中一百二,高中不是一百二。”
被贾勘鄙视了哪里受得了这气,当即反驳道:“说的好像你上过高中一样,我好歹也是进过高中大门的人,不过最后退学了而已好吧。”
“得了吧你,你还高中毕业,你给高中看大门我信。我确实没上过高中,但是我侄女上过啊,她也今年高考。”
“别废话了,赶紧的,你不识数我来。”说着就要从赵华手里躲过手机,然后被赵华一个伸手举高躲过。赵华个子比贾勘高很多,他伸手的时候,贾勘自然是够不到的。
“别别别,我还没看完呢,急啥。”
“就你能磨叽,一会儿人宁老板生气了,快点念。”贾勘催促道。
赵华赶紧换手到离贾勘远的那一边,这才继续念到“语文:122,数学:142,理综...啥是理综:244,总分:621。没了。”
“怎么这么少,才四门?”
“就说你没上过高中吧。人家理综不是一门,应该是三门一起的。”有鄙视赵华的机会,贾勘断然是不会放过的。
“那满分多少?”并不在意贾勘的鄙夷,赵华开口问道。
“额...我也不知道,你问宁老板啊。”
“咦~我还以为你啥都知道呢。这不是也不知道。”赵华扳回一城。
随即转向检查完毕,正在锁门的许宁,大声的问道:“小孩儿,满分多少。”
许宁面无表情的走到赵华面前,默然的拿回手机,语气平静的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就是750。”
赵华摸着下巴,心里开始嘀咕。满分750,你考了620,750减620,等于...等于130.差130满分!差这么多?
“小孩儿,你这离满分还差的远呢啊,差一百三呢。”
许宁这次是真的无语了,不是哥们你是真敢想啊,哪怕是自己最嚣张的时候,也从来没想过奢求满分啊。
扭头看了白了他一眼,一脸的鄙夷,懒得跟这种九漏鱼废话,直接回头就撤。
“哎哎哎,这是什么眼神啊你,考得不好也不用不说话啊。”
扭头撞了撞贾勘,“我是不是刺激他了。”
贾勘正盯着手机,上面赫然显示着今年河南高考一本线跟二本线。跟赵华不同,自己姐姐的闺女今年也高考,之间经常听姐姐提及,所以耳濡目染之下,还是了解的多一点,刚才听到赵华报出总分620的时候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于是就赶紧查了一下。
这一查不要紧,发现今年一本线也才523,也就是说许宁这小子超了一本线100分,不说清华北大复旦这种,其它的一流大学那肯定是可以展望一下的。
我靠!这小子还是个学霸!?贾勘有些震惊。
赵华见贾勘没反应,盯着手机也并不抬头,有些疑惑地推了推他。贾勘这才悠悠回神,想起刚才赵华的问话。
嗯,已经替他脸红了。
“哑巴了你,怎么不说话?”
“说个屁,你小子真是一点常识都没有。好好巴结巴结人许宁同学吧你,出了这交易所的大门,你以后连人家大门都进不去。”
赵华还是有些疑惑,不知道贾勘这话什么意思,但是隐隐约约,感受到许宁这分数好像很牛逼的样子。
见他还有些疑惑,贾勘直接将手机递给看,示意他直接看。
但是赵华不关注这些,看着这分数线,也不太能看得懂这意味着什么,只知道许宁的分数比上面的数字要高。
将手机还给贾勘,有些不耐的问道:“哎呀你别卖关子了,你直接说这个分是高是低吧。”
贾勘看着赵华,脸上取笑意味更浓。神色古怪。叹了一口气,说道:“只能说,不是那种最牛逼的,但是也很牛逼了。我侄女,今年高考成绩才460多,就这在他们县城的学校里,都是前几十名。”
“再给你举个例子,复旦大学知道吧?”
“我靠,那谁不知道,当然知道了。”赵华吃了一惊,小心翼翼的问道:“他这分,能去复旦是吧?”
贾勘讪讪的笑道:“不能。”
“......”
“不能那你提这个干吗,吓我一跳。”
“我这不是怕你没概念,我提别的大学你又没听说过。”
赵华也有些不耐了,“赶紧说重点。”
贾勘不再卖关子,“我刚查了,复旦大学去年的录取分数线是文科610,理科660。他还差四十分差不多就能进去。”
嘶~赵华摸着胡渣,不小心揪下了一根,顿时龇牙咧嘴。埋怨了贾勘一句,“你早这么说我不就懂了嘛,绕这么大一个圈子。”
“呵呵呵,你懂个屁,啥也不是。”贾勘也快步离去,不跟赵华在这扯皮,他晚上还有个兼职要做。
赵华回到更衣室,许宁早就换好衣服了,在椅子上玩手机等他。其实两人不是很顺路,但还是喜欢一起走。赵华是许宁来到这里后第一个主动跟许宁打招呼的,也是主动提出一起下班的人,所以许宁其实很感激他,感谢他让自己在这个陌生的繁华都市里感受到了些人情味,不至于手足无措,孤零零的。
虽然许宁也不是不能接受。
“呦,高材生,还没走呢,我还以为你今天不等我就走了呢?”
就是这嘴欠的毛病让许宁想起一位故人来。
赵华也换好了衣服,拍拍许宁的肩膀,“走吧,今天哥请你吃饭,想吃啥,大胆说,哥请客。”
许宁眉毛挑了挑,疑惑地望着他“为啥?”
“没有为啥,哥今天高兴。”说完便率先出门,故作潇洒。
许宁嘴角微微翘起,没再多问,跟了上去,有人请吃饭,不吃白不吃。
“想吃啥,小孩儿。”
“想吃麻辣烫。”
“就这点出息?”
“嗯,别的吃不起。”
“瞧不起谁呢?好吧,确实没多少钱了,这不是还没到发工资的时候嘛。”
“呵。”
......
下午六点的上海,路上已经有不少行人,车辆更是川流不息。行人大多脚步匆匆,一副很忙碌的样子。
公交车上,早已挤满了准备回家做饭的打工人,许宁与赵华又不着急,准备再等等。
这座城市好像一直都很忙碌,下了班就想早点回去休息。当然也有如贾勘这般下了班再去做兼职的人,而且不会是少数,两份工作好像已经司空见惯,不如此就无法生存一般。
在这座连轴转的城市里,下了班就可以悠闲逛街的,大概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早也实现财务自由,毫无压力的高收入群体。一种是入许宁赵华这种,也是毫无压力的摆烂群体。许宁没有什么压力是因为还是上学,需求不高,感受不到。赵华也感受不到,因为还没结婚,没什么负担。
而大多数人都在为了更好的生活去奔波,去努力,去奋斗。所以许宁很好奇,赵华这种不想奋斗的年轻人,干嘛来上海这种城市,在老家市区里找个安逸的工作不好吗?一没有梦想,二不愿奋斗,很明显不适配啊。
赵华当时叼着烟,长吸一口,缓缓吐出,一脸舒爽的表情,斜撇许宁一眼。
“小屁孩,我来上海当然是为了找个富婆,求包养啊。上班?上什么班。”
看着那种坑坑洼洼的脸,许宁沉默了,梦想与痴心妄想还是有区别的。
许宁的表情并没有逃过赵华的眼睛,赵华掐掉烟,一把揽过许宁肩膀,“不懂了吧小孩儿,不是所有富婆都喜欢你这种白面书生的小嫩草,毛都没长齐呢。哥靠的是气质,气质,懂不懂?”
“哥这一身气质,多少人都羡慕不来。”
许宁拱拱手,表示自己对于他的气质甘拜下风,自愧不如。
如愿以偿的吃过一顿麻辣烫,价格依旧咂舌,哪怕不是自己付账也觉得离谱。许宁不明白为什么两个人一顿麻辣烫可以吃一百多,赵华倒是见怪不怪,爽快付账,甚至还拿了瓶冰啤酒。
这顿饭是许宁来到上海以后吃的最撑的一顿。来到上海以后,饮食多少有些不习惯,外面的饭菜又太贵,许宁连看都不看。
中午都是去兰州拉面草草解决,半个月下来,许宁看见拉面都想吐,发誓以后绝不踏入兰州拉面馆一次,绝不。
如今再次吃到熟悉的味道,许宁都快要热泪盈眶了。
填饱肚子的许宁并没有选择坐车回宿舍,反正也就五六站的距离,索性步行回去,消消食,还能剩下两块钱硬币。
许宁就这样慢慢地走在街道上,四周的店铺看起来都有些年头了,看起来与普通的县城没有什么区别。
肮脏的修车店,杂乱无章的五金店,水果店前面还有洗车的污水流过。洗衣店的门口有一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正在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身后是正准备晚餐的母亲,将厨房也挪到了外面。一旁年纪稍大的应该是哥哥,正坐在小板凳上择菜。
小女孩明显不够专心,坐下板凳上左摇右晃,时不时地咬着铅笔头。看到许宁走过的时候还立马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陌生的好像很好看的小哥哥,许宁报以微笑。小女孩立马害羞的用本子捂脸,只漏出一双明亮的眼睛。
母亲虽然在做饭,但是余光还是注意到了小女孩的开小差,手上动作不停,呵斥已经传来。
小女孩只能嘟着嘴,一脸不情愿的继续补着作业。
不远处一位老太太推着小推车,里面放着今天抢到的特价菜,看老太太心满意足的神情,八成抢到了最后几块打折的排骨,准备回家给孙子煲汤。
年轻人打工养家,老人采购做饭带孩子,大概就是这个老城区最常见的生活模式了。
许多外地人奋斗一生,只为了在此落户,将户口迁到上海来。
许多本地人自囚一生,只盼着那个“拆”字尽快的印在自家墙上。然后一夜翻身,跨越阶层。
而最令人唏嘘的就是,许多年亲人哪怕奋斗几十年,也不如人家墙上的一个拆字。在房产交易中心当保安的许宁对此深表赞同。
远处是高楼大厦,整洁的街道,明亮的大厅。豪车屡见不鲜,道旁树挺拔整齐。不愧是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
而这里却显得嘈杂脏乱,四通八达的小道,门口堆满的垃圾桶,水果店的水果已经挡住人行道,污水也是顺着缓坡流的到处都是。大多数甚至连正经的厨房都没有,吃饭也是随意的在外面架起一张桌子。
那边是上海,这里也是上海。
夕阳西下,晚霞布满了整片天空。那片杏黄色映在远处明亮的玻璃外墙上,也倒映在这片污水与垃圾翻飞的街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