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出孝宴过后,与李母的那番私聊,并没有引起程韵内心的任何波澜,她只当李母那是突发奇想,过后便忘了,甚至都没想过和李承彦提及此事。
倒是李承彦,再次和大嫂葛氏说到为两个孩子请名师时,葛氏不经意提到了李母曾说过要请程清和为师。李承彦虽然有些疑惑李母为何突然有这种想法,但他自然知道程清和不耐烦当谁的先生,当下便找到李母说了一通。
李母耳听李承彦喋喋不休的一段话,都是为了程韵着想,尽管内心五味杂陈,但也不打算再多事,当即表示不会再动请程清和为师的念头。
李承彦心满意足得离开了,背对李母的他,没有注意到李母眼中复杂的情绪,有遗憾,也有心疼。
就这样,因为程韵和温家二爷同乘马车而间接引发的蝴蝶效应,就这样在两个主要当事人浑然不觉的情况下,起了,又平了。
事后,李父从李母口中得知程韵在宴会当天说的话,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才下结论道:“这样也好。”
有些风波的开始和结束都可以无声无息,但有些则不同,起始都赚足了眼球。因为那本《记账原理及技巧》,程韵小小得出了一回风头。
之前也提过,太子是知道此书的,对阿拉伯数字也很感兴趣,只不过此书尚未在世面发行,基于对君臣关系的一种微妙考虑,在那日拜师时,太子也只是隐晦提及这些。
程老爹闻弦音而知雅意,在自己消化完那本书籍后,也如太子所愿,很快就正式教授了这部分内容,甚至还见缝插针,将学习程韵捣鼓出来的旧书所得分享给太子。
就这样,太子也和程老爹及程大哥一样,一点点揭开了数算世界的神秘面纱甚至有种像程大哥沉迷理科学习的那种劲头。原本这也没什么,但是太子聪慧,学以致用,有一日,拿户部往年的账册查看,却是发现了许多以往不曾注意到的小错处,所以,太子的表现让皇上也对这本书起了好奇心。
皇上虽然派人盯着程韵,但他日理万机,很多不重要的消息也只是传到逐渐接手暗卫事务的太子耳中,所以对这本书倒是未曾耳闻。眼下,起了好奇心,立刻就有人双手奉上。
几天后,在一向只有几个阁老以及重臣列席的小朝会上,程韵也被告知列席了。大家虽然诧异程韵的出现,但都是老成持重的人,稍微瞟了一眼她后便不再多作表示。
皇上望着场下的一片和谐,眼角带笑,见人齐了,便直接提及程韵的记账新作,“这几日,朕有幸拜读程爱卿新作《记账原理与技巧》,书中内容简练实用,这也提醒了朕,若是往后层层科举选拔出来的进士官员,都能够学会此书内容,于官府的实务上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所以,朕打算调整科举内容,增加对于考生处理账目能力的考核,勘定的学习书目就有程爱卿所撰写的《记账原理与技巧》,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的话音一落,再四平八稳的老臣也忍不住将目光齐齐砸向了程韵,好在,程韵在商场和官场都算习惯了大家的注视了,所以眼下她还是一派淡定自若。
这时,洛阁老站出来说道:“皇上,程侍郎所着《记账原理与技巧》,臣也有幸拜读过,确实鞭辟入里,若说勘定为天启国士子学习书目倒也妥当。只是调整科举内容,臣以为宜缓不宜急。士子们寒窗苦读岂止十载,若马上增加账务内容,恐士子们难以适应,进而引起士子对官府不满。”
程韵也站出来附和道:“皇上,微臣也同意洛阁老的看法,科考中要加入新的内容,官府可以先昭告天下,让士子们知悉变化,之后,再过上一届春闱再实际调整内容。”
皇上听罢,认可了宜缓不宜急的见解,“科考内容调整,确实兹事体大,若操之过急,恐招士子怨怼,反倒不美,就依两位爱卿所言,先昭告宣传,再作实质调整吧。”
“皇上英明。”小朝会上的人齐声说道。
“正好,以账务一事出发,往后科考侧重也需调整,重实务轻经义,天启国需要的是实干型人才,而不是只会夸夸其谈纸上谈兵的书生,李尚书,你可懂得朕的意思。”
吏部李尚书秒懂,立即回道:“微臣下朝后将科举调整要点理出后,由皇上定夺再昭告天下。”
皇上满意得点了点头,接着说道:“既是往后科举的士子们都要学习的,那已经在朝为官的也不能固步自封,各部官员应当也抽出时间学习此书。前年按照程爱卿的表格法调整了各部记账模式,收效甚好,在此前提下,朕要求各部账目数值部分改为《记账原理与技巧》中阿拉伯数字,这个也不急,一年多的时间给各部官员学习,后年的账目开始,统一用阿拉伯数字记账。”
小朝会的官员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虽然事实证明,程韵的表格法挺好的,但天启国那么多中央地方官员,那么多部门,完全调整适应下来也花了许多时间的,如今又来一个阿拉伯数字调整,还真是不让人消停,只不过皇上又没有说马上执行,另外有些人还不了解阿拉伯数字,所以当场倒是没有什么人出来多话。
下了小朝会,户部左尚书直接拉着程韵说话,让原本同样想拉着程韵私聊却晚了一步的许尚书在后面吹胡子瞪眼。
左尚书似无所觉,拉走程韵后便直接开口:“我的程大人呀,你藏得还真够深的,搞了一本账务书,不给在户部的老夫我看看,倒先给洛阁老,咱们以往的交情,都白瞎了吗?”
程韵挺喜欢户部尚书老夫妇的,见户部左尚书吹胡子瞪眼睛,一脸“我难道不是你的最爱”的表情,有些失笑,但还是一本正经得哄起了左大人,“户部尚书大人呀,我这哪里是没想到您,我这是不想在关公面前耍大刀,献丑罢了。您想想,您是谁?您可是天启国的钱袋子,记账、看账、查账,哪样不是您的看家本领。您若说第一,再无旁人敢说第二了。不信,您回头瞧瞧我那书,只不过就是写得新鲜些而已,里面的内容,准保您也能写出来。”
“老夫不信,那皇上说的阿拉伯数字都听都没听说过,我可写不出来。”
“那也不是我凭空写出来的,那是海外的文字,我只不过是瞧着方便,拿来用了而已。”程韵耐心解释道。
左尚书听罢,面色好了一些,反而帮着程韵补充说明了下,“也是,你爹向来和洛阁老交好,先给他看书,倒也算清理之中。”
程韵笑着附和道:“是呐,也算是亲戚嘛。”
左尚书狐疑得望了程韵一眼,问道:“亲戚?”
程韵意识到自己一时嘴快了,但想着眼下朝政稳定,洛阁老小儿子一事已经不再需要隐瞒,便将自己和洛家的渊源简单说给了左尚书听。
左尚书微微瞪大眼睛,听完后,直接说道:“不得了,程大人,你的嘴巴还真紧呀,同朝为官多年,竟是无人知晓。”
“左右不过是一点拐着弯的姻亲关系,不提也罢,免得还要为这关系周璇其他。”
“也是,以程大人你的才干,确实无需太多靠山,多了,反而是累赘。行了,闲言少叙,回头我去拜读拜读你的新作,若有疑难,程大人可要不吝赐教才是。”
“不敢不敢。”程韵连忙低头拱手作揖,一副谦虚的样子。
说话间,两人已经走到户部门口,程韵目送做大人进去后,转身也回了工部的班房。
小朝会的消息因为皇上没有刻意交代隐瞒,已经陆续传出了。官员们对于面临的学习任务以及后面的调整有的不置可否,有的暗地里怨怼,但明面上却无人说不,谁都知道皇上言出必果,又是这等不伤筋动骨的小事,疯了才会有人出来反对,这件事也就表面上顺顺利利得推行了下去。
因为这个全体官员学习的旨意,皇家印刷坊又接了印书的大单,这本命为《记账原理与技巧》的书籍将会通过官府的各个驿站,连同皇上要求全员学习的旨意下达到天启国每个地方官手里。
程韵知道是皇家印刷坊印书时,还暗戳戳得想过,皇上是不是应该给自己版权费,毕竟书的作者可是她。只不过,她也就是图乐呵随便想想而已,哪敢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和皇上讨价还价。
倒是南北直隶的崇古斋趁着这股东风第一时间上架了《记账原理与技巧》这本还只在官员间流传的书籍,一下子引来了众多学子和商人前来购买。
虽然吏部关于科举内容调整的正式条文还未发出,但是消息灵通的学子们大都知晓了增加账务考试此事。学子们的心态就是,既然往后都是要改的,他们当然是抱着十二万分的热情提前学习了。
读过这书的学子,有的或真心拜服或借机攀附,甚至有人夸张得抱着这本书跪在程府门口求程韵收徒,有的则暗地里骂程韵没事找事,给他们这些参加科考的读书人又增加了学习内容……总之,此书在读书人眼里褒贬不一。但是,程府门口却再度重现去年春闱众学子投稿、投帖、请见的繁荣景象,直到此书的热度褪下后,程府门口才恢复了清净。
至于商人购买这书,完全是被这本书的名字和清和先生的名头吸引,程韵之前的表格记账法已经在天启国流行开来,眼下特意出了一本关于记账的书籍,只要是有心的商人都会想要学习学习的,说不定还能窥探到一些程韵商业成功的秘密。
与读书人褒贬不一的结论不同,商人们普遍觉得这时一本极好的实用书籍,他们窥见了阿拉伯数字的在商事上的妙用,随之更新了记账方式,就这样,阿拉伯数字率先在商圈得到应用,之后慢慢辐射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程韵以前时代的历史中,三次传入她所在国家而不被重用的阿拉伯数字,在天启国,却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