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河挑眉一愣,而后不解道:“江南顾家?”
杜如晦缓缓点头,“是,江南顾家与突厥有不少生意上的往来。”
李长河脸色顿变,“卖国贼,找死。”
杜如晦继续悠悠道:“江南豪族目前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大,先前的长安的贩卖人口和女尸,据有效消息,漕运和江淮盐税背后都有顾家身影。”
李长河闭目思虑其中利害。
很快一条清晰的思路出现:江南顾氏,突厥颉利,梁师都。
贞观元年,江南顾家献粮三万石助朝廷赈灾,而后以此功绩获得江淮盐引和漕运大权,同时在京城中有了不少名气,不少官员与其相交。
于是很快江南第一富商的名号不胫而走。
应该是这个时候,突厥看到了顾家的价值。
这三方应该有隐秘的联系,不过这需要时间去查。
现在先要解决梁师都袭击大唐北境的事...
“大朝会预...”全万机声音传来。
李长河和杜如晦也停下交流,走进东宫内。
这一次的大朝会就是讨论大唐对梁师都和突厥的态度。
朝会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十二点三十多才结束,会上也确定了几个主要主要方向。
第一,突厥突利可汗受其叔颉利可汗极限施压,已经确定发来消息,要反叛,请求入朝。
会上,李世民下定决心,直接任命他为右卫大将军,赐爵北平郡王,继续加深东突厥内部的分化。
另外一方面,继续加强支援薛延陀等突厥对立势力。
第二点,命在北境边地的柴绍、薛万均时刻准备好动手,相关粮草正在源源不断输送向北地。
第三点,继续打舆论战,同步多种手段配合,开始进行割席。
会议当天下午,《皇家时政刊》率先发文:《大唐正告梁师都》。
大唐皇帝李世民正告朔方军民:
昔黄帝画野分州,尧舜垂裳而治。
今唐承天受命,四海宾服,八荒来朝。
尔梁师都本隋室遗臣,不思报效,反据朔方以逞豺狼之欲,掠我边民如刈草,焚我屯堡若燎原,此獠不诛,何以彰天道?
......
今特遣使驰书,若翻然悔罪,肉袒军门,犹可全尔宗祀。
若执迷不悟,待天威降罚,则玉石俱焚,悔之晚矣!
檄到之日,宜速决断,勿谓言之不预也!
贞观二年二月二十三日。
而后又过去五天后,三大报同步再发文:《大唐警敕梁师都》。
朕已宣谕再三,尔竟置若罔闻。
又得边报,更闻尔遣胡骑千余,夜袭盐州,掠我妇孺三百,屠我戍卒五十。暴行上干天和,下悖人理。昔颉利十万铁骑,今何在耶?渭水之盟血痕未干,尔欲步其后尘乎?
......
今敕尔三日之内:一释所掠唐民,二缚首恶十八人,三自除帝号,素服待罪。
若缺其一,则我三军齐发,尔当熟思之!
而后便是三月三日。
三报齐发:《是可忍孰不可忍》!
大唐皇帝讨逆诏:
朕闻周诛猃狁,不过七戎;汉伐匈奴,未穷九伐。
今梁逆师都,虺蜴为心,豺狼成性。两诏旨而不朝,五遣使节而见辱。
河曲之地,积骸成莽;长城之阴,号哭彻天。是可忍,孰不可忍!
......
敕命李积为征讨主帅,柴绍,薛万均为副帅......正义王师,勿要自负,负隅顽抗者,屠其部族!
告尔朔方军民:王师所至,秋毫无犯;逆党所在,尽数芟夷。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