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363章 外交唐检再出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内阁大臣目光瞬间汇聚而去。

李长河继续道:“天时上讲,我们先尝到了渭水失败,内部人心浮动,虽然经过军改,但目前帝国实力有限,不易再次出兵,而且如今身处灾年,更应以百姓为本,先处理好大灾事宜,加上韬光养晦,后期壳求一击而灭。”

“地利上讲,苑君璋所在的恒安镇,乃边境军事重镇,距离草原突厥甚近,以我们如今实力打,定会耗费我方底蕴,甚至,苑君璋此时反叛,或许背后有突厥人的算计。”

“人和上讲,虽然苑君璋先前勾引突厥攻陷马邑,并杀掉高满政等,在当地没有人民基础,且一直以来,不少他的士兵脱离他投奔大唐,但作为一个地方性小军阀,他依然有着不俗的兵力和影响力。”

“尽管这个影响力是负的。”

“古人言:天欲使其亡,必先使其狂,苑君璋此刻的底蕴不多了,敌减我增,灭他不过须臾,只需要等待一些时间即可。”

“以保存我方实力为主,毕竟苑君璋不过是突厥在我边境摆出的小刺罢了,纯恶心我们。”

“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增持我们的实力,将大义归己,苑君璋的处境将会更加孤立和困难,不战而屈人之兵。”

“还有最重要一点,苑君璋只是小头目,若是我们即刻对付他,将会让我们隐藏的底牌露出,那么未来对上突厥,我们会吃更大的亏。”

“北境的梁师都是更大的威胁。”

李长河话毕,内阁大臣皆陷入思考。

他们仔细咀嚼李长河的话语,对照如今的形势。

稍一思考便知道,李长河说的是对的。

大唐想要崛起,就需要韬光养晦,需要战略定力。

上兵伐谋,战争只不过是政治的延续,以言能定天下,是最佳选择。

积万世之基,早晚会一飞冲天,这是大唐中央的共识,他们对此很有信心。

“李参议此言,善!”首宰房玄龄率先同意。

“臣亦赞成!”国防大臣杜如晦也应道。

“有理,没错...”其他人也点头称是。

端坐北位的李世民眼神飘荡,似在思考。

没多久,他道:“那么派谁前去恒安镇对苑君璋进行招抚?”

顿了一下,房玄龄道:“臣举荐鸿胪署署长唐检,还有中书侍郎温彦博。”

房玄龄此话一出,内阁众人顿时一副了然的样子,确实没有比他俩还适合的人了。

杜如晦立马接话:“臣举荐唐检,因他刚从突厥出使回来不久,对于突厥内部更为熟悉,那么对付苑君璋就会更加得心应手,能够更好抚平此次事件。”

“而温侍郎虽善口才,但对于边境事宜还需进一步熟悉,如今时刻紧急,唐检更为合适,而温彦博更适合在帝国中枢进行调度。”

房玄龄和杜如晦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房谋杜断,这么短时间就确定了人选确定。

其他人一想也是如此,这个事情说小不小,说大更是谈不上,苑君璋这个人能够左右摇摆,一看就是个老油条,需要唐检这个帝国有名的大油条去处理。

这件事后,内阁会议立马开始传达。

唐检也接到了内阁令。

让他即刻出使,劝说反叛的苑君璋放弃对抗,转而归顺唐朝。

并要求唐检此次要详细阐述了唐朝的国力和政策,传达了李世民对于和平统一的坚定决心和诚意。

当然后续对于苑君璋归顺后可能获得的待遇和地位,进一步进行提升,当然主打口头承诺,稳住他就行。

只要消除一段时间这个潜在威胁即可。

收到令的唐检也是没敢耽误,虽然他才回到长安不久,还想休息一段时间,可惜,贞观开年,事务繁多,还不是适合休息的时候,只能感叹自己是个劳碌命。

不过这一次出使的使者团倒也有点说法。

李长河让一些国子监六院学子陪同前去。

而随行的人中,有一个人,未来承袭了唐检的外交手段,成为了大唐当之无愧的外交之王。

事实上,在贞观初年六院的好多人,在未来都成为了某一方面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