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从四九城润到香港 > 第136章 转变发展方向的新报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章 转变发展方向的新报社

曹老板走的十分的洒脱,在得到钱之后,直接和10多个员工说清楚报社转让的事情之后就直接离开了报社。

留下了10多个一脸懵逼的员工,这些员工除了接待林阳的那一个员工以外,其他的对这一次被收购的事情压根就没听说过什么风头。

在一般情况下公司被收购的时候都会流出什么风言风语,可是这一次报设备收购,压根就没有任何的征兆,直接就被收购了。

多少有一点让人意外。

在场的所有员工对自己未来的工作十分的担忧。

谁也不知道新来的这个老板是什么脾气还要不要留下他们。

找工作还是很难找的毕竟他们现在的工作不但悠闲而且收入稳定,要重新找一个跟现在工作一样轻松还稳定的工作的话,实在是太困难了。

而就在众人在会议室里窃窃私语的时候,林阳终于处理完一切来到了会议室,走上了会议室的讲台。

林阳走上讲台转过身,看着台下的十几个员工。

这十几个员工年龄都已经偏大,最年轻的也有30多岁了。

仔细数了一下整间屋子里有14个人,其中只有5个是女的而且这些女的看样子都已经嫁为人妇。

而现在这些人手里都没有任何他们工作的东西,也不知道他们的分工如何,那样也不好,直接给他们分配工作,于是开口说。

“你们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林阳”。

“我才来港岛没多长时间,对粤语并不怎么熟悉。”

“所以各位说话的时候最好说普通话,这样对等一会儿我们的交流有很好的帮助”。

“现在我已经自我介绍完了,请你们一一进行一下自我介绍”。

“各位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把自己在之前在报社里面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说一下”。

林阳说完之后指向了自己,左手边的第1个人示意从他开始。

而他左手边的第1个人看样子应该是一个四五十岁的胖子,这个胖子身材过于的肥胖,看样子整个人已经有了200斤的重量。

而且他就算到这儿来开会,手中也端着一个保温杯,看样子已经是人到中年,力不从心了。

这个胖子听到林阳的话后站了起来面朝林阳说。

“老板,我叫黎永昌”。

“今年45岁了,我是高中文凭毕业于xx学校。”

“我在报社里面的工作就是主编,负责把各位编辑的文案给编排的报纸上”。

“然后经过审核发售”。

黎永昌自我介绍完之后就直接坐了下去,而他的工作也是整个报社最关键的一环主编。

林阳听到黎永昌说的话后还有事情想问他,但是想到现在使他了解所有员工的时间,暂时不适合和这个黎永昌详细交谈。

等把这些人的工作和工作岗位了解好之后,林阳才好和这个黎主编更好的了解报社之前的发展和报社主要经营的报纸内容。

林阳想到这儿后把手指向了他左手边的第2个长得比较匀称的,戴着眼镜的男人身上。

这个男人看不清具体年龄,他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胡须,但是面容却有一点沧桑,感觉他的年龄在30岁到60岁之间。

“这位朋友,你说一下你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岗位”。

林阳刚说完这个戴眼镜的男人就站了起来慢悠悠的说。

“我叫宋文,今年已经49岁了”。

“我是老黎手下的编辑,主要负责的就是把各位同事找来的新闻进行修饰整改,然后做成新闻”。

宋文说到这儿后就坐了回去,看样子他的工作比较单调,但同样资历也不浅,是整个报社的老人。

不过正是因为他是这种报社的老人,自己多年来写写报道的思维恐怕有一点僵化,文章有一点千篇一律,才会导致整个报社报纸不再受欢迎。

再加上没有什么重大的报道,整个报社没有吸引人的地点,所以才会失去大部分的顾客。

林阳梳理了一下自己知道的信息之后,继续把手指向了第3个人。

而后面的人也一一的把,自己的工作岗位还有工作内容说了出来。

整个报社虽然只有十几个人,但也算是麻雀虽小,但也五脏俱全。

不管是主编还是编辑还是记者什么的,都有人胜任,甚至还专门配备了一个清洁员。

不过这些员工已经在这个报社工作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他们的心态早就没有了当年的激情。

看样子整个报社死气沉沉的,几乎所有的人都抱着过一天混一天的心态,准备领报社的固定工资。

对报纸的编排和对新闻的采集都抱有佛系的思想,这也导致了报社的报纸不但没有看头,而且很多报道都是别的报社早就已经报道了的。

可以说整个报社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活力,难怪整个报社年年亏损。

也不知道曹老板是因为什么才愿意把他们留下来,甚至还拖着这个亏损的报社,拖了整整两年的时间。

林阳在了解这个报社的情况之后,也明白了自己接下来该干嘛。

林阳现在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在报纸上安排出一个吸引人的模块。

而林阳现在总共有三个想法。

第1个想法就是连载小说,这个模块是整个港岛所有报社都有的模块。

而金庸所写的武侠小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直在报社连载的。

现在是1964年,金庸依旧在他那个报社里面连载的小说,真正到封闭的时候还要到1972年,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连载小说模块可以说是报纸里面最重要的一环,就像是很多人追更小说一样,在港岛很多的买报纸的人购买报纸的目的就是为了看在报纸上只占一小部分的连载小说。

连载小说模块可以说是支起了报纸售卖的一大支柱,所以连载小说模块林阳自然要重视。

不过因为这年头写小说的人思维跟后世信息大爆发的林阳有一些不一样,所以林阳也不敢保证自己写的小说能够符合这个时代人的胃口。

更何况这个时代写小说的作家的文笔需求还是挺重的,林阳也不想上去自取其辱。

于是林阳想到的方法就是请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