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步伐轻盈而缓慢,眼睛不时地望向周围的景色,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不远处,一家烟酒糕点小卖店映入眼帘,那木质的招牌在微风中轻轻晃动,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热情地向他招手。
他的目光在店门口停留了片刻,心中涌起一股想要进去看看的念头,于是便信步走了进去。马玉林平日里抽烟不多,由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他吸的大多是价格低廉的劣质烟。
此刻走进小卖店,他的眼神在货架上的香烟品类间扫过,脑海中想着是否能在这里找到一款性价比稍高的烟,既能满足自己偶尔的烟瘾,又不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过多负担。
“给我来盒烟。”马玉林站在小卖店内,隔着略显陈旧的柜台,伸出手指,稳稳地指向货架上某一款价格较为亲民的香烟,同时,他从衣兜里掏出一张褶皱的五角钱钞票,双手递向女营业员。
他的声音温和而平静,眼神中透着日常生活的质朴。女营业员脸上挂着职业性的微笑,伸手接过钱,转身熟练地去拿烟。她的动作迅速而利落,在货架间快速穿梭,很快便找到了马玉林要的烟。
随后,她又手脚麻利地数好了应找回的零钱,整齐地码放在手中。 可当女营业员转过身来,准备将烟和零钱递给顾客时,却发现买烟的老头不见了。
她的脸上闪过一丝诧异,眼神中满是疑惑,不禁在心里嘀咕:“这个老头儿怎么说走就走了?”她的目光在店内快速扫视了一圈,试图找到马玉林的身影,然而,店内的顾客来来往往,却不见那个买烟老头的踪迹。
此时的马玉林,早已不是平日里那副不紧不慢、悠然自得的模样。他像是被点燃的火箭,如离弦之箭般飞身跑出小卖店,双眼紧紧锁定前方一个青年人,脚下的步伐快得几乎带起一阵风。
原来,在递钱买烟的那短暂瞬间,马玉林的目光如同训练有素的扫描仪,本能地扫视着店内顾客的脚步。早春时节,天气多变,雨水频繁光顾,店内那黄土地面被众人踩踏后,变得松软泥泞,每一个脚印都清晰地印在上面,仿佛在诉说着主人的行踪。
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从他身旁匆匆擦身而过,那独特的步法和留在湿地上的几枚脚印,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马玉林记忆的大门。
他的眼神陡然锐利起来,记忆如汹涌的潮水般涌上心头,一个熟悉的案件画面在他脑海中如电影般迅速闪过。那是一起令人棘手的盗窃案,案发当时,现场留下的脚印特征与眼前这个青年的极为相似。
马玉林的内心顿时激动起来,他意识到,这个看似普通的青年,极有可能就是他们一直在苦苦追寻的盗窃案嫌疑人。
这种强烈的直觉,驱使着他毫不犹豫地飞奔出去,展开追捕,每一步都迈得坚定而有力,仿佛要用自己的行动将这个潜藏已久的罪犯绳之以法。
“就是他!” 在这电光火石的瞬间,马玉林的脑海中如同闪过一道明亮的闪电,让他瞬间做出了笃定的判断。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坚定的光芒,刚刚想要买烟的念头早已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此刻,在他心中,抓住眼前这个可能与盗窃案有关的青年才是头等大事。他毫不犹豫地转身,如同一头敏捷的猎豹,朝着青年离开的方向追了出去。
那个青年正若无其事地走着,突然听到身后传来急促而沉重的脚步声。他下意识地回头一看,发现竟是刚才在小卖店里买烟的老头,心中不禁充满了疑惑,脸上也露出了诧异的神色。
他停下脚步,站在原地,目光紧紧盯着马玉林,似乎想要从这个老头的表情中看出点什么。 马玉林几步追到他面前,虽然刚刚经历了一番奔跑,但他的气息依然平稳,语气平和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跟我走一趟。”
“去哪儿?” 青年警惕地问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安,仿佛察觉到了事情有些不对劲。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握紧,身体微微紧绷,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状况。
“派出所。” 马玉林伸出手,手指坚定地指向派出所的方向,那动作仿佛在宣告着他的决心。“去派出所干嘛?” 青年一听 “派出所” 三个字,心中猛地一震,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慌乱。
但他很快便强装镇定,梗着脖子,试图用强硬的态度掩盖内心的紧张:“我跟你又不熟,凭什么跟你走!”他的声音虽然听起来理直气壮,但微微颤抖的语调还是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安。
马玉林平时很少穿警服,他深知自己的工作更多地需要凭借敏锐的观察力和专业的技能。不过,他始终随身带着公安局的证件,以备不时之需。此刻,他迅速地从衣兜里掏出证件,在青年面前严肃地一亮:“我是公安局的,你必须跟我走一趟!”
他的眼神中透着执法者的威严,仿佛在向青年传达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青年看到证件的那一刻,身体不由自主地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觉得自己像是被冤枉了一般,大声说道:“去就去,我又没犯法,有什么好怕的!”
实际上,他的内心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安,只是不愿意在这个老头面前表现出自己的恐惧。 马玉林押着青年,一路朝着派出所走去。
路上,青年的脚步时而沉重,时而急促,眼神中充满了不甘和疑惑。而马玉林则始终紧紧盯着他,目光坚定,仿佛在向青年宣告,无论他如何抗拒,都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 两人来到派出所。
派出所的同志们看到马玉林去而复返,脸上不由露出了惊讶的神情。一位年轻的民警走上前,好奇地问道:“你怎么又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