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二十多个日夜转瞬即逝。尽管侦查员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调查了无数的线索,走访了众多的群众,但案件的侦破工作却始终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仿佛陷入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泥潭,让大家感到无比的挫败和焦虑。

阳光洒在红旗渠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泛起层层耀眼的金光。领导正陪同外国来宾,沿着红旗渠畔漫步参观,领略这项伟大水利工程的独特魅力。

就在此时,一通紧急电话打破了现场的祥和氛围。听闻河南某地发生的这起性质恶劣的案件后,领导神情瞬间变得凝重,当场作出了重要指示。 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迅速传回河南警方。

宽敞的会议室里,灯光惨白,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空气都被凝固。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每一声都重重地敲击在众人的心头。领导们围坐在会议桌前,眉头拧成了一个个“川”字,脸上写满了焦虑与沉重。

激烈的讨论声此起彼伏,有人提出加大排查范围,有人建议调用高科技手段,争论声在会议室里不断回荡。

最终,领导们目光坚定,下定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务必早日侦破此案,给社会一个稳定的交代,还百姓一片安宁。

然而,侦破工作陷入了僵局,大家绞尽脑汁,却依旧无计可施。就在众人愁眉不展之时,经验丰富的侦查员老李,手中夹着香烟,缓缓起身。他深吸一口,烟雾从他的口鼻中缓缓吐出,在灯光下形成一团朦胧的烟雾。

“大家先冷静一下,”老李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却透着自信,“现场上的足迹,经技术鉴定是犯罪分子遗留下来的,这无疑是目前最直接、最有利的侦查线索。我们或许可以从足迹上寻找突破口。”

此言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众人心里都清楚,仅凭一枚胶鞋足迹,想要锁定并抓获犯罪分子,简直比登天还难。年轻的警员们眼中满是怀疑,年长的同事们则陷入了沉思。

窗外,阴云不知何时已经密布,一场暴风雨似乎即将来临。

就在众人对着那枚胶鞋足迹愁眉不展,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的时候,年轻的侦查员小张突然像触电一般,猛地挺直了身子,眼中闪过一道兴奋的光芒。

“等等!” 他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内蒙古不是有个老马头吗?听去过那边交流的前辈说,他在足迹研究方面的造诣,那可是登峰造极!要不把他请来,帮咱们攻克这个难题?”

小张口中的老马头,正是马玉林。他任职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县公安局治安股,身为一名普通技术员,每月拿着七十元的薪水。

但在足迹追踪领域,马玉林凭借着一股常人难以想象的痴迷劲儿,日夜钻研,日积月累,练就了一身独特的追踪本领。不管多么复杂、隐蔽的足迹,到了他的眼里,就如同清晰的文字,诉说着罪犯的一举一动。

他的名声在业内口口相传,成为了让犯罪分子闻风丧胆的足迹专家。河南省公安厅对马玉林的大名早有耳闻,此前还专门派遣骨干人员前去学习交流。

此刻,案件侦破工作陷入了僵局,胶鞋足迹这条唯一的线索,就像一团解不开的乱麻。小张的提议,如同一束穿透阴霾的阳光,让众人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要是能把马玉林请来,说不定就能打破这沉闷的僵局,为案件侦破带来转机。

当天晚上,河南省公安厅的办公室里,灯光如昼。负责联络的警员手指飞快地在电报机上跳动,一封紧急邀请电报带着众人的期待,穿越茫茫夜色,飞向赤峰。

就在这个时候,马玉林刚刚成功地在赤峰县巴林左旗破获了一起极其严重的盗窃案件。这个巴林左旗有一家花家供销社,在某个深夜,这家供销社的房门被一群犯罪分子强行撬开。

这些盗贼毫不留情地偷走了一千四百元现金、一支猎枪、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还有大量的火药、粮票、衣服、袜子等物品。

当地的公安人员在经过连续八天的艰苦侦查之后,却始终找不到任何有用的线索,案件的侦破工作就这样陷入了令人沮丧的僵局之中。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他们不得不特别邀请马玉林前来协助破案。

当马玉林得知这个消息时,尽管他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但他那颗对刑侦事业充满热爱的心却依然像燃烧的火焰一般炽热。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决定带着自己的徒弟苗春青一同踏上前往巴林左旗的路途。

经过整整一天漫长而疲惫的长途跋涉,马玉林和苗春青终于抵达了巴林左旗。

此时的马玉林,已经是六十六岁的高龄了,他那饱经沧桑的脸上布满了岁月留下的深深痕迹,但他的眼神却依然锐利如鹰,仿佛能够穿透一切迷雾,洞察到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他完全顾不得身体的疲惫,甚至连片刻的休息时间都没有,便急匆匆地在当地公安人员的陪同下,直接奔向了案发现场。

令马玉林感到欣慰的是,这起案件发生至今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天,但幸运的是,这八天来天气一直都很晴朗,现场也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没有受到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和破坏。这无疑为案件的侦破工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马玉林心中暗自庆幸,他觉得这起案件似乎有了被侦破的希望。于是,他满怀信心地走进了现场,目光锐利如鹰,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一番仔细的观察,马玉林发现犯罪分子是通过一种巧妙的方法——抠锁簧,成功撬开了后门,从而进入室内实施盗窃的。

供销社作为当地群众进行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白天的时候人来人往,人流量非常大,导致地面上留下的足迹繁多且杂乱无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