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然而,皇帝的这一场大病让整个朝堂都陷入了担忧之中。大臣们日夜祈祷,生怕皇帝会突然离开人世。虽然他最终还是平安醒来,但皇帝的龙体欠安,仍如同乌云笼罩在京城之上,让所有人都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压抑。

朝臣们原本怀揣的满腹心思,此刻也如被冷水浇透,瞬间清醒过来。他们明白,若皇帝真的百年归去,整个京城都将陷入守孝的沉痛之中。按照礼制,至少一年之内,京城是不得举行任何婚配的。而若赵玉宸恪守孝道,这个时间甚至可能延长到两年。

这样的前景,让朝臣们如梦初醒。他们原本还藏着心思,想要将女儿塞进赵玉宸的东宫或赵天骥的福王府,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现在他们怎能为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置子女的终身幸福于不顾呢?

于是,一时间,京城之中掀起了联姻的热潮。家家户户都在张罗着为子女寻找合适的婚配对象,生怕错过了这个难得的时机。大臣们决定要尽快将家中的女儿出嫁,不再等待那些不确定的宫廷机会。

赵玉宸听到这则消息之后,轻轻吁出一口气。终于,他不必再被那些朝臣们盯着了,这种解脱的感觉,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而赵天骥也是大松一口气。自从婉清怀孕之后,他就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之上。那些朝臣们仿佛闻到了血腥味的恶狼一般,纷纷想要往他这里塞女人。他不得不一次次地拒绝,甚至有时候还要动用武力才能将那些不请自来的女人赶走。

幸好婉清相信自己,否则他浑身长满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婉清怀胎的前四个月,可谓是历经磨难。每日里,她孕吐不止,几乎无法下床行走。整个人消瘦得如同秋风中的落叶,让赵天骥和府中的丫鬟们都心疼不已。然而,在第五个月之后,婉清的身体突然之间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不仅胃口大开,而且脸色也日渐红润起来。胎相更是一天天好起来,仿佛之前的一切痛苦都是为了这一刻的喜悦做铺垫。

而在婉清发动的时候,京城中也迎来了一场盛大的登基典礼。赵玉宸在万众瞩目之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这一天,钦天监早已算过,是整一年中最好的吉日良辰。

登基典礼在太和殿前举行,整个皇宫都被装饰得金碧辉煌、气势磅礴。朝臣们穿着崭新的朝服,肃立在殿前广场之上。鼓乐齐鸣、旌旗招展,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气息。

赵玉宸身着龙袍、头戴冕旒,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向宝座。他的脸上带着威严而从容的笑容,目光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温文尔雅的太子,而是整个大璟的皇帝,肩负着国家的未来和命运。

当赵玉宸坐上宝座的那一刻,全场肃静无声。所有人都屏息凝视着这位新君,等待着他的第一句话。赵玉宸环顾四周,然后深吸一口气,用洪亮而清晰的声音说道:“朕定当勤勉治国、爱民如子,不负天地和祖宗之望!”

这句话如同春雷般在每个人心中炸响。朝臣们纷纷下跪叩拜,山呼万岁之声此起彼伏。整个皇宫都沉浸在这份庄严而神圣的氛围之中。

与此同时,在后宫之中,青姝的皇后册封礼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青姝身着凤冠霞帔,妆容精致而典雅,宛如天上下凡的仙子。她端坐在镜前,任由宫女们为她梳理着如瀑的长发,戴上沉重的凤冠。她的心中既紧张又激动,几年前她刚来古代的时候,她压根想不到今日,那时的她只是不想变成孙皇后的傀儡而已。

但从今天开始,她将成为大璟的皇后,与赵玉宸并肩治理这个国家。

当青姝在众人的簇拥下步入太和殿时,所有人都为她的美丽与气质所倾倒。她款款走向赵玉宸,与他并肩而立,接受百官的朝拜。

在这天,除了赵玉宸的登基大典,福王府也迎来了另一桩喜事,婉清平安诞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娃娃,在众人欢庆的声中呱呱坠地。这好像就是上天赐予大璟的双重祝福,让整个京城都沉浸在喜悦之中。

太上皇得知喜讯后,龙颜大悦。他笑着说:“这个孩子定是大璟的福星,竟在如此吉时诞生。”于是,他亲自为这个女娃娃赐名,福祉公主。这个名字寓意着幸福与吉祥,也寄托了太上皇对这个孙女的无限期望与祝福。

小福祉自幼便活泼好动,她的性格像极了她的父亲赵天骥。每当赵天骥抱着她爬树、到处乱窜时,她总是开心地大笑,银铃般的笑声在府邸中回荡。在她小小的世界里,爹爹就是她的英雄和玩伴,是她最亲近的人。

婉清看着这对父女俩的嬉闹,心中既无奈又宠溺。她知道,自己无法像赵天骥那样陪小福祉疯玩,但她会用自己的方式,给女儿一个温暖的家和满满的爱。每当夜幕降临,婉清都会抱着小福祉,为她讲述着宫中的故事和外面的世界,让她的心灵在母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小阿霖三岁的时候,青姝怀上了第二胎,把赵玉宸高兴坏了,他直接下令普天同庆,以庆祝这个好消息,整个皇宫都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

然而,这个消息也引起了一些臣子的心思活络。这些臣子大多是从外地调职来京城的,他们在外地时听闻了青皇后的事迹,知道她非比寻常,新皇能有如今的成就,至少有她一半的功劳。如今看到新皇后宫空虚,而皇后又有孕在身,他们开始蠢蠢欲动,纷纷向赵玉宸上奏折,建议充盈后宫。

这些臣子认为,赵玉宸如今已经今非昔比,身为皇帝怎能独守皇后一人?他们猜测,莫非是青皇后小心眼、善妒,导致皇帝不敢纳妃子?于是,他们的奏折中充满了对青皇后的不满和对皇帝纳妃的期待,希望借此机会成为天子近臣,连连升职。

左右丞相看到这些臣子的举动,已经不想再插手这些事。再过一两年,他们也将告老还乡,这些人自有年轻力强的皇帝去对付。这也正是给赵玉宸立威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