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孙山,科举 > 第314章 参观府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山发现进来斋舍的都是同一届的秀才。

一座院子有6间房子,预示着住6个人。

目前除了孙山外,就来了两个学子。

他们看到孙山后,一眼认出孙山,非常有礼貌地行礼问好。

一个来自阳禺县的张朝阳,20岁,院试排二十八名。一个来自清郊县的柳文唤,18岁,院试排名二十七。

至于剩下的3人还未来,孙山想着或许明天来报到。

孙山跟三人相互介绍,把自己所知道的说了出来,两人也把知道的说了出来后,三人就告别,

大中午的,该时候吃饭了。

走到林荫小道上,苏氏奇怪地问:“山子,怎么张秀才,柳秀才认识你的?你们之前见过面?”

孙伯民理所当然地说:“怎么不认识,他们可是同一年考上秀才的。他们可一起参加簪花宴呢。”

洪成才摸了摸额头上的汗,人胖就容易出汗,忙活了一个上午,对于运动量少的洪成才来说真的有点累。

笑着说:“伯母,不要说秀才公认识阿山,漳州府好多百姓也认识阿山。阿山13岁就中秀才了,是咱们漳州府最年轻的秀才,嘿嘿,就算不认识阿山,也听过阿山的名字呢。”

苏氏和孙伯民对视一眼,满眼都看到骄傲。

孙山要是未到广州府考书院前,听到这样的话会飘飘然。考书院后,就变得淡定多了。

他暗下决心,不仅做漳州府的名人,还要做广南省的名人。

所以洪成才的夸赞他只会一笑而过。

四人找到食堂,里面的菜式多种多样。

孙山交的500文一个月的伙食费,给了一叠饭票。

一顿只能打一菜一肉一汤,想要吃别的菜,需要另付。

至于500文吃不完,可以退到下一个月吃。

反正就不会退钱给你。

伙食费的饭票要一个月一个月的买,不能一天一天买。

更离谱的是刚才去交费,办事人员说第一年要买一年,第二年才能一个月一个月的买饭票。

这种强制消费让人不爽,但又无可奈何。

孙山递过饭票,要了五份。

洪成才说他吃的多,一份不够吃。

孙山瞄了瞄洪成才的啤酒肚,一份的确不够吃。

苏氏瞧了瞧食堂的环境,低声说:“这里的饭菜还不错,山子在这里吃饭,还行。”

因为今天是报名日,所以食堂除了学子,还有陪同学子的家长。

孙伯民也点了点头说:“肉菜虽然不多,但挺好吃的。”

转过头对着孙山说:“山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省,家里有钱, 不用担心。”

不用孙伯民说,孙山也会尽量吃多些。

现在他不仅是府学年纪最小的,还是最矮的。

为了长高,为了增肥,不吃多些都不行。

洪成才美美地干完一份,继续干另一份,一边吃一边说:“阿山,休沐就找我玩。来我们家吃饭。我阿娘最会煲汤,让她给你补一补。”

苏氏和孙伯民非常满意地点头。

孙伯民乐呵呵地说:“成才,谢谢你。你阿娘做的饭菜肯定很好吃,如果不好吃,也不能把你养得白白胖胖。我们的山子有你一半,我们就开心了。”

洪成才好像说他的阿娘非常懒,饭不做,针线活不干,整日吃吃喝喝,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煲汤。

但为了阿娘的形象,洪成才只好撒谎地说:“行,我阿娘最喜欢山子,他来了,我阿娘肯定会准备一桌好饭菜。”

干完午饭,四人府学一日游。

这是难得的府学开放日,没有学子的陪同,外人哪有机会进来。

孙伯民,苏氏,洪成才不嫌累地到处闲逛。

苏氏,孙伯民可要把府学的一切看清楚,记在心里,回孙家村吹水。

洪成才也把府学的一切观察地清清楚楚,等回去有谈资。

像他这种有机会进府学的人不多,他可有本钱吹水了。

孙山跟着三人参观府学。

漳州府的府学真大,或许穷乡僻野,地皮不值钱,所以创办那么大的府学毫无压力。

府学分成三个区。

一个是生活区,包括教谕,学生宿舍,食堂,洗澡房等。

一个是教学区,就是上课,讲学的地方,还有一座二层楼的图书馆。

一个是体育活动区,学子想要锻炼身体,可以到这里。

三个区中间又建造了些小池塘,小花园,小凉亭,供学生老师休闲娱乐用。

苏氏一边走一边欢喜地说:“当家啊,府学真的很好。咱们山子在这里上学,我很欢喜。你刚才看到没有,他们府学竟然还有马,哎呦,那得值多少钱。”

孙伯民今日也开了眼界,终于知道府学长什么样子,无比自豪地说:“我听人说了,来府学上学,不仅是读书,还有学那个君子.....”

孙伯民刚才在凉亭休息的时候,跟来报名的学子家长说几句,听了几句,然后一知半解的不知道对方说了什么。

孙山连忙补充:“阿爹,是君子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那些马就是“御”,让学生练习骑马用的。”

孙山在体育活动区,不仅看到了马,还看到了射箭场以及蹴鞠场。

自古以来读书人就不是书呆子,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读书人,读书是最基本,但六艺也必须学,否则出去社交,别人都跟你没话题。

而且府学弄那么大的体育区,是为了让学子锻炼身子。

想要考取功名,首要条件不是脑瓜子聪明,而是有好的身子。

没有强壮的体魄,其他都是假的。

孙山仔细观察一下蹴鞠场,里面没有草,只有泥地,平整光滑,一看就被人祸害不深。看来很多学子来玩蹴鞠。

洪成才一边参观,一边羡慕地说:“我也想到府学读书,哎,可惜了,我读书不行,只能让我儿子来了。”

孙伯民瞄了瞄洪成才,回忆起洪秀才的模样,子肖其父,孙不肖其祖,孙伯民暗暗替洪秀才可惜。

生了两个不爱读书的儿子,儿子又生了不爱读书的儿子。

哎,好遗憾。

四人一早出发,申时才离开。

孙伯民,苏氏,洪成才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地看着府学。

苏氏不舍地说:“今日托山子的福,我见识到府学了。”

孙伯民点了点头说:“哎,只可惜只准今日来,平时想进去都难。”

洪成才附和道:“哎,没办法了,官学又不能随便让人进去。”

孙山看着三人与府学依依惜别的神态,有点好笑。

摇了摇头说:“阿爹,阿娘,成才哥,我们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