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端王已死,不必再狡辩。

唐斌确实帮助杜涓在唐城站稳脚跟,同时,也顺利接管那五千兵马。

为此,唐城军营多了两万编外士兵,却没有人觉得意外。

还以为是朝廷派过来的援军。

杜涓便在唐城站住脚了,疯狂的吸收知识,提升自身实力。

这种实力可不仅仅是武力值,还有带兵的经验。

帝都城,盛昌帝知道杜涓的决定非常震惊,虽然生气端王妃竟然抗旨,但内心还是佩服她能做到如此地步。

在杜太尉的失魂落魄中,盛昌帝不得不夸了端王妃几句,情深义重,女子中典范和楷模。

杜太尉趁机朝盛昌帝要了一些军需,准备让人给唐城送去。

回到家就只剩下唉声叹气了。

在儿媳,杜涓娘的眼泪中后悔不迭:“早知道,当初真的不该让她嫁人。”

“就是知道以后没机会了,才抓住这次不放啊!”

可杜涓的实力会逐渐减弱,在战场就只会越来越危险。

这个孙女,怕是没想过要回来啊!

正因为猜到了杜涓的想法,才会更加心疼。

这一次,盛昌帝不仅没有拒绝杜太尉,还额外拨了不少军需,让人用最快的速度送往唐城。

虞婔有些惊讶,盛昌帝的行为真是矛盾得很。

盛昌帝看着奏折,突然说道:“小六可是觉得,朕为何突然改主意了?”

虞婔摇头:“儿臣不明白,但是没关系,父皇明白就行了。”

盛昌帝笑了笑:“朕的确对唐家不满,但是对守护唐城的唐家军没意见。”

“眼看大蒲军虎视眈眈,唐家军若是因为军需而吃了败仗,朕也无法原谅自己。”

“身为一国之君,朕可以有自己的私心,但是一切都得以大局为重。”

虞婔:……说得好,做得却没那么好。

或许这就是盛昌帝当年登基时雄心壮志,最后发现没有能力中兴乾宇的原因吧!

理论是大的,但是私心也不小。

很多时候还舍不得付出代价,又被所谓的父子感情蒙蔽了双眼。

所以,做得总是不够好。

大蒲军临城,军需早就该送过去了,何须等到现在?

不知道的人,指不定还以为盛昌帝是因为杜太尉,因为端王妃呢?

为大局着想的魄力瞬间大打折扣。

可已经迟了,没得劝。

还好她早给准备了不少军需和军饷交给了杜涓,让她带到了唐城。

关键时刻给出去,不是给盛昌帝刷名声的,是给端王妃。

对外,说是端王妃后续补给已经送过去了,是用嫁妆补的。

杜家早就派人去端王府收拾了,让人将端王妃的嫁妆,分批次送往了唐城。

一切看似有条不絮的发生着,可实际上,依旧有让人无法干预的事情发生。

十月初,虞婔和虞婷一起过了个小生辰。

虞浅也偷偷来蹭了饭,还送了礼。

但太后的情况急速恶化,将所有人的关注度都吸引了过去,谁也没关注两个小公主的生辰。

十月初十这日半夜,亥时刚过(晚上十一点),皇宫就敲响了丧钟,响彻了整个帝都城。

原本安静下来的都城,突然就闹了起来,灯火蔓延。

不少人家都松了口气,悬着的心终于是落了下来。

把早就准备好的丧服翻了出来,准备明天出门穿。

只有虞婔等人是翻身爬起,穿了素服就直奔皇宫。

尽管皇宫已经到落锁的时辰,但今日是不会锁了。

虞婔到的时候,看盛昌帝面无表情的样子,却莫名觉得他非常生气。

莫非,太后殡天之前,还做了什么奇葩事?

盛昌帝一副生人勿进的模样,确实让人不敢开口,都默默的跪在殿内。

敛棺停灵还没那么快,暂时跪在正殿内总没有错。

盛昌帝冰冷的眼神扫过跪地的人,眼神在悲戚的秦王身上顿了顿,突然就觉得很讽刺。

秦王这么伤心,到底因为太后是他的皇祖母?还是因为失去了一张最重要的护身符?

想起太后回光返照时说的那些话,盛昌帝实在是很那苟同。

原本以为秦王是在太后身边尽孝的,谁知,他其实是在太后身边洗脑的吗?

“皇帝,你对哀家真的就那么绝情?哀家曾经是有什么对不起你的地方?”太后口齿清晰的说道。

盛昌帝当即发现太后的状态不太对了,精神也太好了。

第一反应就是回光返照。

“没有,只是观念不同而已,母后要的是秦王上位,是周家的权势。”

“而朕,要的是皇权平衡,皇朝的发展,即便因此不孝,也请母后多担待。”

“父皇当年可是明确的说了,不得让外戚做大,危害社稷。”

太后心噎:“秦王就这么让你看不上吗?”

“哀家只是让你立储,并不是传位,将来若是觉得显儿真的不行,你也可以废了他,另立储君。”

盛昌帝深深的看向太后:“朕不知道老三到底答应了母后什么。”

“但母后现在脑子清醒,应该能想得到吧,老三真的就是母后以为的那么完美吗?”

“别的不说,就凭他一次次的在母后身体越发不好的时候还在为自己谋利,他真的会保护着周家吗?”

“真的不会就顺着母后答应朕的话,让周家永世不得翻身?”

“毕竟,这可是母后亲口说的,朕也是因此才答应的。”

“如今的周家,对他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太后瞪大了眼睛,突然被自己口水呛到,一阵急咳。

盛昌帝缓缓说道:“还是说,母后已经留下了什么东西可以掣肘老三的,能让他完成答应母后的事?”

太后脑子一嗡,呼吸急促,脸色犹如金纸。

她确实有执念,所以宁愿相信一手带大的秦王。

可盛昌帝却残忍的戳破了这个假象,将残酷的事实摆在她面前。

太后吐出一口浊气:“罢了罢了,算计了一辈子,没想到被一个小崽子给算计了。”

“皇帝,哀家也不求你立储了,只求你一件事儿。”

盛昌帝垂眸:“母后但说无妨,如果可以,朕也不忍心拒绝母后的。”

太后悲戚的拉住盛昌帝的衣袖,“将来不管周家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只希望皇上能够留他们一条血脉。”

“你说得对,他们对秦王没有任何帮助,那是能力不足,没有本事。”

“可这样的人要做什么,皇帝都会知道的。”